-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日微生物学信息-上海市微生物学会
今日微生物学信息
热烈祝贺我会邓子新、赵国屏两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近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了2005年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名单,我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赵国屏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邓子新教授光荣当选。
邓子新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 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理论模型, 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 是我国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了硫(S)修饰, 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赵国屏教授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鉴定若干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为深入研究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引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学会对外交流活动1. 10月21日邀请了爱尔兰国立大学科克学院微生物学系主任 Fergal OGara教授在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生物楼四楼会议室,作Molecular basis of interaction的学术报告,有50余人参加。
2. 10月25日邀请了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蛋白组学研究室主任Genevieve CHOQUET-KASTYLEVSK博士在复旦医学院治道楼,作(1)蛋白组学技术在鉴定病原微生物中的应用(2)蛋白组学技术鉴定/验证乳腺癌和结肠癌的潜在标志的学术报告,有40余位科技人员出席。
3. 10月31日邀请了英国皇家理工大学微生物与感染研究中心Douglas Young 教授,在复旦医学院治道楼,作全球防治结核的新武器的学术报告,有40余位科技人员出席。
4. 11月8日邀请英国桑格研究所John Wain教授在复旦医学院治道楼,作肠热症病原菌的耐药现状的学术报告,有50余人参加。
5. 11月11日邀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Gary Schoolnik教授在复旦医学院治道楼,作霍乱的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学术报告,有40余人参加。
(学会办公室)
我会教授参加国际钩体病会议2005年11月14日至16日,第四届国际钩体病会议在泰国清迈召开。本次会议由泰国公共卫生部主办,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致病机制的研究;基因组学研究;疫苗的研究等。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汇报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报告精彩,讨论热烈。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有三位,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郭晓奎教授和袁建平博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蒋秀高研究员。郭晓奎教授和袁建平博士分别以“Whole-genom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L. interrogan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和“Identification of cheW and cheY genes in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strain Lai”为题在大会作了报告,并提交三篇论文摘要以poster形式在大会交流,分别是:1. Hematologic molecular markers in experimental leptospirosis in guinea pigs: thrombocytopenia, but not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2. Inference of protein function and protein linkages in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using a combined computational approach. 3. A Review for Geographical Epidemiology of Leptospirosis in China. 这些报告表明,中国的钩体病研究已经走进世界先进的行列,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关注。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全球性自然疫原性疾病。根据ILS(The International Leptosp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