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生视角下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分析
提昇公共管治能力 2013 年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
2013 Cross-strait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hancement of Public Governance
共生視角下
企業參與社區治理的模式分析
張桂蓉
中南大學
09/10/2013
澳門
Macao
提昇公共管治能力 2013 年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
2013 Cross-strait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hancement of Public Governance
共生视角下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分析
Analysis on Corporate Involvement Model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张桂蓉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社区是国家治理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基层政府、自治组织、公共服务机构、
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多元合作治理是社区治理的现代转向。企业与社
区的空间同构决定了企业与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本文以案例研
究法,分析企业的社区情感嵌入度和利益关联度产生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不同动
机,依靠社区资源动员力,基于共生理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可以分为义
务模式、公益模式、投资模式和互惠模式。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互惠模式可以实
现企业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是国家治理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基层政府、自治组织、公共服务机构、
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多元合作治理是社区治理的现代转向。企业与社
区的空间同构决定了企业与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本文通过典型
案例分析企业的社区情感嵌入度和利益关联度产生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不同动
机,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可以分为义务模式、公益模式、
投资模式和可持续互惠模式。可持续互惠模式是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理想模式,
义务模式、投资模式和公益模式将依次递进不断趋近于这一理想模式,并随着外
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和实践的全球互动,“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化地镶嵌于诸如“明智利己”的制度伦理或类似于 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ISO26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26000,即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守则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
企业受制度环境的引导,在长期盈利与社会的公共目标之间找到某种制度化关
联,为塑造“企业公民”形象履行社会责任。当它们参与增进公共福祉的活动时,
中国公共领域的资源供给结构和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公共
领域资源供给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直接或间
接促成了社会力量与企业之间的协同,私人机构与公共机构的伙伴关系建构导致
自利与利他结合起来的多元合作治理推动社会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本文围绕
企业-社区关系如何影响企业社区参与展开研究,尝试着从企业-社区利益关联度
和企业的社区嵌入度深入剖析企业-社区关系,及其对企业社区参与动机和社区
资源动员力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社区参与的关系链机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共生理论,探讨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
一、企业-社区关系是共生关系
1879 年德国真菌学家 Anton de Bary 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
起” [1] 。他在 1884 年通过论述生物共生、寄生、腐生问题描述了生物间的多种共
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