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地球科学试题15.下列那一种岩石被认为.PDF

八十八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地球科学试题15.下列那一种岩石被认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十八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地球科学试题15.下列那一种岩石被认为

八十八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地球科學試題 15.下列那一種岩石被認為具有較佳的孔隙率和較好的滲透率,故被認為它能形成重要的儲油層? (A)砂岩 (B)頁岩 (C)花岡岩 (D)大理岩 (E)玄武岩 16.圖1中的那一種礦物質是在高溫環境下形成的? (A)紅柱石 (B)藍晶石(C)矽線石 (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17.下列何者不是標準化石應具備的特性? (A)演化速度快 (B)生存期限長(C)分布範圍廣(D)化石的個體數多 (E)形態特徵明顯容易鑑定 18.如果在赤道以外的地方考慮近地面的風,由於流動的空氣與地面有摩擦力,則下列那一項敘述 是正確的? (A)摩擦力使風速降低,科氏力隨之減小(B)摩擦力使風速降低,科氏力隨之增大 (C)摩擦力對風速沒影響,但對科氏力影響很大(D)摩擦力對科氏力沒影響,但對風速影響很大 (E)摩擦力對風速和科氏力都沒有影響 19.已知甲星與乙星都是造父變星,而且甲星的視星等為9,乙星的視星等為14。測得兩星的亮度變化週期相同,表示甲、 乙兩星的光度應該相同,則乙星的距離是甲星的幾倍?(提示:M=m+5-5log d,其中M為絕對星等,m為視星等,d為距 離;絕對星等與光度密切相關) (A)0.1倍 (B)1倍 (C)10倍 (D)100倍 (E)1000倍 20.若只考慮簡單的氣壓場,其等壓線均為直線平行排列,則下列有關「氣壓梯度力」方向的敘述,何者正確? (A)沿等壓線法線方向,由氣壓高到低(B)沿等壓線法線方向,由氣壓低到高 (C)沿與等壓線夾角45°方向,由氣壓高到低(D)沿與等壓線夾角45°方向,由氣壓低到高 (E)平行等壓線方向 21.在臺灣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夏至正午的陽光大約從頭頂上照射下來,冬至正午陽光大約以45度天頂角照射下來。則在該 地區冬至正午地面每平方公分在一分鐘內所接受到的陽光輻射量,大約是夏至正午的幾倍? (夏至、冬至太陽與地球距 離之差異可忽略) 1 (A)2 2 倍 (B)2倍 (C)2 倍 (D)1倍 (E) 倍 2 22.下面那一圖可以代表赫伯定律所表示遙遠星系之奔離速度與星系距離的關係? 23.藉由觀測獲得甲星的三角視差為8秒差距,甲星與地球的距離約為26光年。現測得某星的三角視差為24秒差距,則該 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多少光年? (A)8光年 (B)24光年 (C)26光年 (D)50光年 (E)78光年 24-26題為題組 在南極上空發現臭氧層 「破洞」一事 ,引起科學家的恐慌與全球的重視。因為臭氧層中的臭氧含量大量降低,使陽光中 容易引發皮膚癌的紫外線大量穿透大氣層抵達地面 ,會影響生物的生存 。 臭氧是一種有毒的氣體,雖然對人體有害,但聚集在高空,卻能吸收有害的紫外線以保護生物。由此可見大自然的巧妙, 人類的活動不要輕易破壞這種平衡 。 24.太陽發出的輻射中,有許多無法穿過地球大氣層,其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主要是集中在地球大氣層中那一層的臭氧吸收? (A)對流層 (B)平流層 (C)增溫層 (D)中氣層 25.臭氧層的破洞為生物的影響 ,主要為下列那一項? (A)降低生物受紫外線的傷害(B)增加DNA發生突變的機會(C)抑制癌症的發生(D)促進生物的生長 26.下列有關臭氧的敘述 ,那一項正確? (A)臭氧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臭氧是氧的同位素(C)臭氧吸收紫外線造成溫室效應(D)人類大量使用氟、氯的碳氫化合物 是破壞臭氧層的主因 71-73題為題組 圖10為橫貫南美大陸的兩側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垂直與水平方向不依同一比例尺繪製): 71.圖10中乙處是屬於那一種海底地形?(單選) (A)大陸棚(B)大陸坡(C)大陸緣積 (D)深海平原(E)海溝 F)中洋脊 72.圖10中乙處海底地形的主要成因為何?(單選)(A)地層下陷 (B)海浪侵蝕(C)岩漿侵入(D)深源地震 (E)板塊隱沒 73.圖10中甲至辛的海底地形分區中,最能代表深洋平原分區的為那幾處?(應選二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