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四章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第四章总结

微生物第四章总结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营养物:则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能在内。 第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一, 碳源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碳源谱详见P83 异养微生物:必需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碳源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 双功能营养物:对一切异养微生物来说,其碳源同时又兼作能源的,这种碳源称双功能营养物。糖蜜:原是制糖工业中一种当作废液处理的副产品,内含丰富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色素等。 二, 氮源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氮源谱:把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它们能利用的氮源范围。其谱详见P84 异养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顺序是:N.C.H.O或N.C.H.O.X优于N.H优于N.O优于N类。 氨基酸自养型生物:一部分微生物是不需要利用氨基酸作为氮源,它们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 氨基酸异养型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为氮源的微生物。 三, 能源 能源:能为微生物什么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微生物的能量谱为:见P85表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都是一些还原态的无机物质,例如:NH4+,NO2-,S,H2S,H2和Fe2+等。代表微生物有: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硫化细菌,硫细菌,氢细菌和铁细菌等。 四,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把它们分成3中类型。即(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即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如多数的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大肠杆菌(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如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 作为生长因子的常用种类: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汁或其它新鲜动植物的汁液等。 五, 无机盐 凡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范围内的元素,可称为大量元素。如P,S,K,Mg,Na等。凡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的元素,则称微量元素。如Cu,Zn,Mn,Mo,Co和Ni,Sn,Se等。 无机盐营养功能,详见表P86 六, 水 详见P86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营养类型:是指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划分的微生物类型。详见表P87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除原生动物外,其它各大类有细胞的微生物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吸收作用从外界吸收营养物的。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有4种方式,即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因移位。 一, 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又称被动运送,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主要有:O2,CO2乙醇和氨基酸分子。 二,促进扩散 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载体蛋白有时称渗透酶,移位酶或移位蛋白。 三,主动运送 主动运送:指一类须提供能量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 四,基因移位 基因移位: 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变化。基因移位主要用于运送各类糖类,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其运送机制在E.coli中研究较为清楚,主要靠磷酸转移酶系统,具体运送分两步进行:(1)热稳载体蛋白的激活:细胞内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团通过酶I的作用而把HPr激活。见公式:P89。(2)糖经磷酸化而运入细胞膜内 第四节 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一,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一)4个原则 1. 目的明确2. 营养协调如:碳氮比 3. 理化适宜 (1)PH 细菌为7.0-8.0,放线菌为7.5-8.5,酵母菌为3.8-6.0,霉菌为4.0-5.8,藻类为6.0-7.0 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引起培养基PH变化的代谢产物,要考虑培养基成分对PH的调节能力,这种通过培养基内在成分所起的调节作用可称为PH的内源调节,主要有两种:1借磷酸缓冲液进行调节如,调节K2HPO4和KH2PO4两者浓度比即可获得PH6.0-7.6间一系列稳定的PH。反应原理见P932以CaCO3作制备碱进行调节 (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