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河西汉简书法艺术.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论河西汉简书法艺术

简论河西汉简的书法艺术    [摘要]河西汉简形制独特,书体丰富,是河西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河西汉简书法风格多样,具有多种书体共存的包容性,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关键词]河西汉简;书法艺术;字体演变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4-0057-05 20世纪以来出土的河西汉简,数量多达6万多枚,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军事、交通、医学、民族关系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河西汉简反映了隶书、草书演变的全过程,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许多空白和不足,也解决了书法史研究中许多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 一、河西简牍的形制 竹木简牍是纸张发明和普及之前最主要的文字书写材料。狭义上的简是指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许慎《说文解字》释“简”曰“牒也”。《急就篇“简札检署椠牍家”一句的注也说:“竹简以为书牒也”。广义上的简泛指竹木制成的简册。《仪礼“连编为策,不编为简。”① 《左传》孔颖达疏云:“单执一札谓之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② 单个书写的竹片称为简,多个简连编在一起就称为策。策即册,它是为了适应书写较长内容、较多文字的需要而采取的形制。简册的形制有一定规定,不同功用的简,其长度也就不同。汉代竹简一般长23厘米左右,相当于汉代的1尺,宽l厘米,厚0.2~0.3厘米。这类简多用于一般记事和抄写普通书籍。每根简上大多只写一行字,也有写两行的,每简字数少的只有几个,甚至一、二字,多的则有数十字 牍,许慎《说文解字》云:“牍,书版也,从片。”片,“判木也”,即剖开之木。王充《论衡篇》云:“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牍为木制,因木版比竹简宽,有的几近方形,所以也叫做方、方版或版。《周礼》云:“内史以方出之。”③孔颖达疏《春秋“牍乃方版,版广于简,可以并容数行。”贾公彦疏《仪礼“方若今之祝版,不假编连之策,一版书尽,故言方版也。”牍是单片的,不像册那样编连在一起。据王国维先生考证,秦汉以来版牍除三尺椠外,最长的为汉尺二尺,其次为一尺五寸,再次为一尺,最短为五寸。版牍一般不用于抄写书籍,而用于公私文书和信件。二尺牍用以写檄书诏令;一尺五寸的用以传信公文;一尺牍则多用以写书信,故而书信古称“尺牍”;五寸牍多为通行证,是通过卡哨所的凭证。④牍比简宽,书写行数没有严格的规定,一方版牍,最多的可写几百字,但因之常是单个使用,比起编连而成的简册文字相对短少,不能包容太多内容,所以一般不用作书籍材料 另有签、检、符、觚、?H等。签是作为标签的简牍,用于各种文书、账簿的标签,上面一般为半圆形画成网状或实心涂黑的半圆图案,有小孔。封检用以封缄文书或实物,呈长方形,有的还保存施封泥用的凹槽。符是一种信物凭证。觚为多棱形木棍,多面书字,一般长30厘米以上。?H是一种标签,长短不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用简牍记事录书。《墨子“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⑤ 《韩非子“先王寄理于竹帛。”⑥文中的竹帛就是竹简和缣帛。当时,一些经典被书写在竹木简牍上,并在民间传播,成为供人阅读的书籍。秦代“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⑦社会交流加速,文字的使用范围空前扩大。到了汉代,文书典籍有增有减,汉武帝时,仅刑律一项就“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竹木简牍进入了使用的黄金时期。甚至到东汉初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简牍仍一直作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直到东晋未年,简牍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河西汉简的书体 汉简正处在新旧字体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小篆到隶书的过渡,还出现了古隶向草书、行书和楷书的演化 (一)汉篆 中华文字源起于甲骨文,大篆包括了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存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小篆亦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较籀文更易书写,字体匀称整齐,端庄规范。汉承秦制,在西汉初期篆书仍然作为通行字体之一。尽管汉初篆书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书体之前,汉篆在官方文书、重要仪典和铭器上仍有使用。与秦篆相比较,汉代的篆书体格近方,而且笔法已隶意,故后世将汉代这种渗入了隶变形构的篆书称为“汉篆”。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 ⑧这说明汉篆的风格已同秦篆相异。在河西汉代简牍中,以汉篆书写的并不多见。敦煌出土的《干支简》 ⑨、居延出土的张掖都尉?ば诺龋?都为结构方正的篆书,用笔细瘦方硬。“张掖都尉?ば拧庇?1973年在金塔县肩水金关出土。这件?ば盼?红色织物,长21厘米、宽16厘米,上边有系,正面墨书“张掖都尉?ば拧绷?字(见图1)。其书笔画盘曲、穿插,婉转妩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