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力学2-2
3.三轴压缩试验的破坏类型 具体破坏形式的多样化 4.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 (1)侧压力的影响 围压越大,轴向压力越大 (2)加载途径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影响 A、B、C三条虚线是三个不同的加载途径,加载途径对岩石的最终三轴压缩强度影响不大(?)。 (3)孔隙水压力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 孔隙水压力使有效应力(围压)减小 强度降低 三 岩石的抗剪强度 1. 定义 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直接剪切试验 角模压剪试验 岩石的抗剪断σ-τ曲线(强度曲线) 四 岩石的抗拉强度 定义:在单轴拉力作用下岩石试件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 巴西劈裂法(对称径向压裂法) 由巴西人Hondros提出 点荷载试验法 第三节 岩石的变形特性 2. 基本力学模型 : 1、弹性模型 2、理想塑性 3、粘性模型 η —粘性系数(poise;poise=0.1N·S/m2) 一、岩石在单轴压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c.弹性常数的确定 ?弹性模量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建议三种方法 切线模量 ( ) 割线模量 ( ) 变形模量 ( ) * * * * * * 返回 2. 常用试验方法 直接剪切试验 角模压剪试验 A—试样的剪切面面积。 给定不同的σ(或P)进行多次试验,求出不同的τ,近似直线得: tanφ-岩石抗剪切内摩擦系数;(φ -内摩擦角) c -岩石的粘聚力 1. 2. fP Q N α Q N P α 其中,P——压力机的总压力 α——试件倾角 f ——圆柱形滚子与上下压板的摩擦系数 ①试验装置:楔形剪切仪 ②荷载计算公式 ③ 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 其中,A 剪切面面积 tanφ-岩石抗剪切内摩擦系数 c -岩石的粘聚力 返回 做一组(大于5次)不同α的试验,记录所得的σ,τ值;由该组值作曲线,近似直线得方程 改变夹具倾角α:30度~70度 直接拉伸法 间接拉伸法 2. 拉伸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方法 巴西劈裂法 点 荷 载 法 计算公式不同 (不易成功) 直接拉伸试验方法 应力集中 两端破坏(强度) 夹持力,联结力不足 从中拔出 应力集中 两者变形? 高强度水泥 高强度树脂 两者胶结力 变形是否协调 实验思想:径向压缩导致劈裂, 注意: 接触并非单线接触,有一定接触面积(弧高≤1/20D) 试件:实心圆柱Φ50mm;δ25mm 换图蔡 拉伸破坏 研究热点:平台加载 加载速度 σt:试件中心的最大 拉应力,即 Rt D: 试件的直径 t: 试件的厚度δ 试验要求: ①沿平行于轴线的一条边缘线均匀加载 ②破坏面必须通过试件直径 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的现场试验方法。 试件:任何形状(优点),尺寸大致50mm,不做任何加工。 试验:直接放到现场的点荷载仪上,加载劈裂破坏。 计算: I ——点荷载强度指标 P ——试件破坏时的极限荷载 y ——加载点试件的厚度 统计公式: 要求:由于离散性大,每组15个,取均值 建议:用Ф50mm的钻孔岩芯为试件。 返回 弹性:物体受外力作用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卸载后立即恢复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塑性: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粘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又称为流变性(蠕变,松弛,弹性后效)。 屈服极限 1.基本概念 : η:粘性系数 变形与时间无关 卸载后是否有残余变形 变形与时间有关 无 有 变形特性 ( σ0 :屈服应力 ) 3. 基本元件 η牛顿粘性系数;单位: 泊。1posie=0.1N·s/m2 返回 1、典型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 (一)普通试验机下的变形特性 特点: ① σ1-ε1 曲线 ,应变率随应力增加而减小; ②塑性变形(变形不可恢复) 原因:微裂隙闭合(压密) a.分三个阶段: 1)原生微裂隙压密阶段(OA) 特点: ① σ1-ε1 曲线是直线; ② 弹性模量,E为常数(变形可恢复) 原因:岩石固体部分变形,B点开始屈服,B点对应的σB应力为屈服极限,超过B点卸载有塑性变形。 2)弹性变形阶段(AB) 3)弹塑性(非线性)变形阶段(BC) 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边坡数值模拟.pdf
- 山地和岩溶地区端承桩质量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pdf
- 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岩土工程.pdf
- 黄土公路阶梯状高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pdf
- 岩爆的工程实录理论与控制.pdf
- 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_徐燕.pdf
- 高等土力学第四讲2012.ppt
- 基于GDS固结仪的吹填淤泥非线性渗透性及参数测定_张明.pdf
- 用锥尖阻力测定黏性土先期固结压力.pdf
- 第五章 第一节 压缩性.ppt
- 2025年最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法律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 2025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门厅除尘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专题9.7 分式章末拔尖卷(沪科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系列(沪科版).pdf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丁二酸项目融资渠道探索.docx
- 离合器总成项目融资渠道探索.docx
- 专题9.9 分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沪科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系列(沪科版).pdf
- 苏教数学四下第一单元预习卡.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雾化弓型摇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