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pdf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失信问题及对策
口颜芳芳 王箐
【摘倭 】文章从住房保障对象诚信角度对保障性住房申请、使用、退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问
题形成的根源和负面影响;同时,构建住房保障对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差别化对待守信和不守信的保障
对象,将其诚信等级与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使其减少各种失信行为,并为保障对象向社会上层流动创造条件。
【关键词】住房保障对象 失信 诚信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在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使用及退出等环节中存 是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受到限制,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并不受影
在骗租、骗保、改变保障性住房用途、违规出租出售等多种问 响,惩罚效果并不明显。
题,这表现为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的缺失。文章拟以保障性住房 三是奖惩力度相对较弱。对相关规定执行较好的个人和家庭
申请、使用、退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建立住房保障对 没有奖励机制,对发生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等失信行为的个
象诚信评价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改进保障性住房管理措施提 人和家庭惩罚力度不大,目前最严重的惩罚措施是取消其租赁
供依据。 或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失信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采取各种
手段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时有发生。入住保障性住房后,对
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 故意拖欠租金,不符合条件后拒不退出等问题,因奖惩机制的
不完善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回收,影响
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表现在保障性住房申请、使用及退 了保障性住房的流转效率。
出的各个环节,如申请环节:通过虚报、瞒报收入、资产,户籍、 四是审核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亟待完善。一方面,目前比较通
年龄造假等提供虚假资料来骗取保障性住房等;使用环节:擅 行的社区审核、公示方式存在使审核机制流于形式的漏洞。因
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结构和使用用途,将保障性住房闲置、违规 为在人 口流动性大的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社区和居委会未必
出租、出售,拖欠租金和物业管理费,违反小区的管理规定等; 了解每个申请对象的实际住房和收入情况,也存在人情面子问
退出环节: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不能及时退出。申请人入住保 题,加之即使出具错误的审核意见也不用付出犯错成本,往往
障性住房后家庭收入、人 口、住房状况等条件发生变化时不及 是简单地依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缺乏进一步审核把
时、主动申报。 关。例如公示环节,部分邻居或碍于面子或害怕报复,加上保障
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可以从文化传统、公民素质等多方 性住房的分配带有一定的 “外部性”,邻居往往觉得事不关己多
面进行探讨,根本性原因还在于制度的欠缺,具体有: 一 事不如少一事,其举报造假的动力不足,公示的效果未必能
一 是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信息联网系统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居 保证。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监管机构涉及政府房管部门和
民就业的多样化和居民收入的多元化,使收入、资产等信息分散 街道、社区,具体监管责任不明确,一旦保障对象有违规行为发
在各个部门,涉及的职能部门也较多,如银行、房管、车管、税务 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部门等,而且 目前信息的查询还没有突破部门、区域的限制,给
收入和资产核查带来很大难度,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一些居民 住房保障对象诚信缺失的负面效应
采取虚报瞒报收入的手段骗取保障性住房。
二是尚未完全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一方 第一,增加政府的审核和管理成本。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
面,当申请保障性住房成功后,如果申请人条件发生变化时,只 上,存在着资格审查机制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制度缺
能依靠申请人自行申报,房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保 陷,保障性住房申请过度依赖申请者的诚实守信。在存在申请
障对象发生虚报、瞒报等失信行为时,由于个人信用体系不健 人弄虚作假的情况下,政府要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核查,并对申
全,即使有的地方采取住房保障诚信档案的措施,其行为也只 请人的收入、家庭等变动情况进行实施监管,无形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