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现象探析.docVIP

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现象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现象探析

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现象分析   摘 要: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衰落过程。盐业运营(或专卖)是经济行为,要从经济规律中寻找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的原因。盐商的垄断地位是各种危机的根源,各方都试图从中获利导致乾嘉时期各种陋规逐渐公开化;盐商的报效实际上是最大的陋规。长芦盐商靠提高盐价来确保各方利益,同时也使得私盐泛滥,最终侵害了盐业运营和盐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银贵钱贱”侵蚀了长芦盐商很大一部分利润。清代的“银贵钱贱”现象并不是随着鸦片贸易出现的,与长芦盐业有关的“银贵钱贱”现象早在雍正九年已经出现,引入“杰科布定律”,能够很好地解释由盛世而物价上升,由物价上升而“银贵钱贱”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乾、嘉时期;长芦盐商衰落;垄断;银贵钱贱;“杰科布定律”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2)03―0087―08 清初,长芦盐商利用清王朝相对宽松的盐政管理体制和较轻的盐课牟取了高额的利润。康、雍两朝的天津,涌现出一批积累了巨额财富的长芦盐商,如张霖、查日乾等。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衰落过程,“乾隆时期,长芦盐商就开始从财势显赫的顶峰,急速地向下滑落。至乾隆后期,原有的盐商纷纷破产而遭参革,没有破产的盐商也大都负债累累”①。是什么导致这一时期的长芦盐商整体式微?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成果亦十分全面。导致长芦盐商走向衰落的原因目前主要指向捐输、迎幸、盐课、息银、参革五个方面②。但是,盐业运营(或专卖)是一种经济行为,压垮盐商的原因还要从经济角度寻找。 一、“饮鸩止渴”的垄断地位是各种危机的根源 关于垄断的危害,很多经济学家做过经典论述。李嘉图在谈到“殖民地贸易”时曾引用过亚当密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正像重商制度其他卑鄙和恶意的手段一样,妨害其他一切国家的产业,尤其是殖民地的产业,同时不但不能增进,反而会缩减企图由此得利而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的产业。”③ 英国人亚当AdamSmith,1723―1790)是近代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学术高峰期正值中国清代的乾隆时期。亚当“垄断政策”曾进行过考查,并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又称《国富论》)中进行了论述:“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上,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所以,中国的普通利率,据说是百分之十二,而资本的普通利润,必须足够担负这样高的利息。”① 结合长芦盐商的有关情况,亚当“垄断政策”的论述是中肯的。首先,世袭的“引岸专商”垄断制度② 确实限制了长芦盐商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盐商们“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俳优伎乐恒舞酣歌,宴会戏游殆无虚日,金钱珠贝视为泥沙,甚至悍仆豪奴服食起居,同于仕宦,越礼犯分,罔知自检,骄奢淫佚,相习成风”③。雍正元年(1723)八月初二日,皇帝专门下旨命各地盐政“约束商人,严行禁止。出示晓谕,谆切劝诫,使其痛自改悔,庶循礼安分,不致蹈僭越之愆”④。因为,除非朝廷大规模的盐政改革或强制收回,长芦盐商的引地世袭罔替,规模也不会轻易改变。盐商的利润无法作为再投资增加规模,只能被消费掉。其次,利息问题。长芦盐商为维持正常运营,曾向内务府借了大量的帑本。当时普遍认为,帑息已属较轻,内务府向盐商出借帑金很有些“皇恩浩荡”的意思。“朕惠爱黎元,屡次蠲租贷赋,不惜帑金亿千万两,……。况此项帑银,原系该商等自行恳请借给者,并非官派其借,出于商人勉强也。”⑤ 那么帑息的利率是多少呢?“且帑利只系一分起息,为数甚轻。若商人等于民间自行借贷,焉得如此轻息?是商人已受其利矣。”⑥ 可见,当时民间借贷的利率是要远远高于百分之十的。 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对食盐的垄断意味着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津门百咏》有云:“堆积如山傍海河,河东数里尽盐坨。民间珍视同珠玉,不道此间如许多。”⑦ 依靠着对食盐的垄断经营,长芦盐商们取得了巨额财富,“盐?k长芦此要津,风天气色属商人。铜山金穴须臾事,大宅连云递旧新”⑧。长芦盐商们的“垄断”经营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发展动力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表面风光背后,隐藏着长芦盐业绕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