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清末沈家本法制变革困境与`其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清末沈家本法制变革困境与`其对策

浅析清末沈家本法制变革的困境及其对策   摘 要:清末新政,清政府任命沈家本为修律大臣主持法制变革,沈家本面临法制变革阻力主要来自朝廷内部保守势力,中西法律文化难以融合的困境和法制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员的抵制等问题;他通过凭借学术资本、专家声誉资本和凭借政治权力资本等对策,克服种种困难,推动了法制变革向前发展,对中国后世法律建设产生重要意义 关键词:沈家本;法制变革;清末新政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70-02 1901年清政府为缓解激烈的社会矛盾实行的“清末新政”,法制变革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慈禧下诏“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1] 914-916并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创设修订法律馆,沈家本从此登上了清末政治舞台 沈家本(1840年-1913年),字子??,号寄?m,浙江归安人。1864年到刑部任职,1865年中举, 1883年中进士。历任天津知府、山西按察使、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职,从1902年沈家本被任命为修律大臣到1911年被迫辞职,期间以修律大臣的身份推行变革清朝现行法律,废除旧有法律中不合时宜的条文,使中国原有法律向西方法律转变,以西方法律为武器,拯救清王朝,实现国强民富 一、清末沈家本法制变革面临的困境 法制变革是清王朝实施的一项巨大的自救工程,因变革过程涉及到各统治阶层各方利益,沈家本面临着众多压力和阻力,包括: (一)法制变革阻力主要来自朝廷内部保守势力 法制变革面临着朝廷内部顽固派的质疑、百般阻扰和破坏。按保守程度大致可以分为: 1. 基本持反对变法势力。沈家本1904年筹备修订法律馆,受到潘庆澜弹劾;1905年提出废除刑讯,御史刘彭年坚决反对;1906年,当他将陪审员制度和律师制度写入草案时,立刻遭到热河都统廷杰、广西巡抚林绍年等强烈反对;1911年,刘廷琛更是咄咄逼人,指责沈家本为抗命之臣,阳奉阴违,沈家本被迫辞去修律大臣和资政院副总裁职务,退居二线。可见随着变法的深入,同僚反对的声音接踵而来 2. 表面支持的统治者。主要指最高决策者慈禧选择变法实为迫于形势和舆论压力,只在变革实质上有利于统治时才会予以支持。因此,沈家本要时刻揣摩圣意,不敢过于激进,否则性命难保,在如此政治环境可见其两头为难步履维艰的角色 3. 开始积极支持,后来又转为保守势力。如最先支持变法并推荐他任修律大臣的张之洞,后认为他在西化路上走得太远转为保守,还有部分皇亲国戚、官僚大臣初为救亡图存而积极支持变法,后因威胁到其特权利益便坚决阻止 (二)沈家本面临中西法律文化难以融合的困境 从法理上来看,从法律根源上来说二者相差甚远。西方近代法律的精神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政体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的精神观念;而中国传统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专制政体基础之上,法律精神体现的是专制特权思想和以儒家学说为指导的“纲常礼教”观念 从政策要求上来说,清政府在政策上要求法制变革,既要使新律能中外通行,与国际接轨,又要充分体现“三纲五常”“千年之国粹”,不能逾越这些立国之本。因此,沈家本面对如何实现以专制特权思想和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传统法制,与反封建专制政体的西方现代法律制度较好融合,是其在变革过程中要解决的最大理论难题 从沈家本自身的知识结构来看,他不断学习西方法律的,在担任修律大臣之前,他所接触的学识都是儒家理论体系,虽了解中国传统法律,但面对新法律制度文明,除了感到吃力,更重要的是,他终不会对统治中国几千的儒学根基进行彻底的变革,因这和他所受教育相矛盾 (三)沈家本面临着法制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员的抵制问题 法制变革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但中国历来没有法治传统,加之地方官员向来奉行实用主义,上有决策,下有对策。因此,法制变革在执行上往往面临地方的抵制问题。如经过沈家本极力主张,朝廷终于决意废除刑讯,并发布上谕责令各省督抚“尚有阳奉阴违,再蹈前项弊端者,即行从严参办”。[2]505但是,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但地方上仍出现许多“滥刑毙命”的事件 二、沈家本面临困境所采取的对策 沈家本主持法制变革虽然面临众多困境,但他凭借一系列资本,借助各方权威力量,采用灵活的对策,主持变法长达十年之久,从而保证了变法总体方向的进步 (一)凭借学术资本,发挥传统优势,诉诸历史和儒学权威 沈家本拥有的学术资本,主要分为历史学学术资本和儒学学术资本。他对传统知识甚为精通,在论述中时常发挥传统优势,从历史和儒学中寻找论据 1. 托古言志,勾沉史料,为法制变革寻找历史依据。据《清史稿》载,沈家本“少读书,好深湛之思,于《周官》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