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途径》.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教养的途径》 【瑞士】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简介 (Hermann??Hesse,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 赫尔曼·黑塞简介 27岁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影响,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作品《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关于“教养” 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 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 “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找到生活的意义” 关于“教养” 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也是有教养的表现? 【提示:“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仅仅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吗?】 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 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 理清脉络 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阅读3-5节,思考:黑塞提出什么样的读书观? 1.不在于数量。 默读6,7两段,思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将成为读书家?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第三部分(6—7):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讨论:我心中,谁更重? 你更喜欢读经典,还是流行读物? 经典都是好的吗? 今天如何读经典? 好书推荐:余华《活着》 《活着》简介 《活着》是余华的第二部长篇,讲述的是“死亡”的“非奢侈”和“活着”的“奢侈”。一位叫福贵的富家少爷,先是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存于世;再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继而女儿凤霞产后得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最后女婿二喜工伤亡故,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被撑死了。 亲历这数番亲人的死亡,福贵老了,他的人生点缀也被剥夺得差不多了,“活着”——最后终于成为他人生最大的“奢侈”,故事也至此结束了。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的信念,也非常好地秉承了中国人重“生”的观念,这是具有中国意味的小说,淳朴却极具震撼力。 《活着》推荐理由 ? 《活着》描述了那么多人的死,让我们看到了活着的艰难,活着的困惑;面对了那么多人的死亡,让我们理解了活着的可贵,活着的必要;在众多亲人的死亡面前,让我们坚定了活着的毅力和信心。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却要教会人们怎样更好地活下去。 《活着》话剧版 2009.5 《活着》话剧版 追求经典—— “我们永远都在半道上。”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论语》《庄子》《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古文观止》《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官场现形记》《儒林外传》 …… 中国现当代:钱钟书《围城》 、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 霍桑《穆斯林的葬礼》、 余华《活着》、 余秋雨《文化苦旅》、 鲁迅作品集 …… 外国作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莎士比亚戏剧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 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 * * * * * * * ①什么是教养? ②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帮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 阅读第2段:研读世界文学有什么作用? 1、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3、使我们集中心智。 4. 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2.爱的阅读。 3.前提:个性或人格。 4.必须读杰作(在于质量)。 少数人: 1.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2.仍迷恋于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