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中医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居民缺铁性贫血及补铁剂的研究现状
姓 名: 王 岩 岩
学 号:110122801102
专 业: 生物技术
年 级: 10级01班
系 别: 基础医学院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
指导教师:晁 旭 副教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 1 -
1 铁在中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缺乏征 - 1 -
1.1 铁在人体中的生物学作用 - 1 -
1.2 铁缺乏征 - 2 -
2 我国居民铁缺乏发生的原因及现状 - 2 -
2.1 我国居民铁缺乏发生的原因 - 2 -
2.2 我国铁缺乏(ID)发生的现状 - 3 -
3 补铁剂的研究现状 - 3 -
3.1 补铁剂的研究现状 - 3 -
3.2 正在研究开发的新型补铁药 - 4 -
3.2.1 血红素铁 - 4 -
3.2.2 氨基酸螯合铁 - 4 -
3.2.3 FeNaEDTA - 4 -
3.2.4 多糖铁复合物 - 5 -
3.2.5 富铁酵母 - 5 -
3.2.6 乳铁蛋白 - 5 -
4 展望 - 5 -
参考文献 - 6 -
摘要
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 - 50%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铁缺乏, 尤其以发展中国家多见, 发生率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06年WHO报道:男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0%,女性20%,孕妇达40%,儿童高达52%。随着经济发展和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其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至今仍是一个全球性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为了改善ID,并进行合理、安全、有效的补铁, 新一代补铁剂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铁在人体中的生物学作用,缺铁性贫血危害,原因以及现阶段补铁剂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 补铁剂
1 铁在中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缺乏征
1.1 铁在人体中的生物学作用
铁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血红素类和非血红素类。
血红素类主要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酶类;非血红素类主要有运铁蛋白、乳铁蛋白、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一些酶类。
铁元素在肌体内主要通过形成化合结合物及配价化合物—络合物(亦称鳌合物) 发挥生物学作用。其生物学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合成血红蛋白(Hb),用于运输氧。
2) 与肌红蛋白结合,用于肌肉储存氧。
3)构成各种金属酶或其辅助因子的必需成分。
4) 参与激素的合成或增强激素的作用,用于生产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ATP 。
5) 协助输送普通元素,是许多重要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6) 维护肌体正常免疫功能。铁能增强中性粒细胞杀菌及吞噬功能,维护T、B细胞增殖、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7) 合成肌血红蛋白。
8) 合成贮存铁, 如铁蛋白, 含铁血红素等。
1.2 铁缺乏征
人体的铁营养缺乏, 除导致IDA外,还会影响其他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1-4]。
1) 成人缺铁时, 精神不振,易疲劳,劳动耐力和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易得病。
2)儿童缺铁时, 大脑易聚集铅等重金属,引起中毒,理解和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成绩不佳,不喜运动, 行动缓慢,不愿与人交往, 体格瘦小, 易得病。
3) 婴幼儿缺铁时会造成反应迟钝, 认知能力差,能动性差,, 易恐惧, 身体发育不良等。
4 )孕妇缺铁时引起胎儿发育迟滞, 体重低于正常,智力发育障碍, 并且易早产, 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孕妇自身身体虚弱, 易疲劳, 食欲不佳, 面色苍自, 易头晕。
研究表明, 儿童时期缺铁, 可使成年后劳动力损失5%-17%。另外缺铁还会引起其它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如血糖升高, 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免疫功能受阻等。
2 我国居民铁缺乏发生的原因及现状
2.1 我国居民铁缺乏发生的原因
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是造成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主要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人体铁摄入量85%以上来自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是充足的,在人体内的实际吸收率很低,通常低于5%,同时植物性食物中含有铁吸收的抑制因子如:植物纤维、植酸和单宁酸等,植物纤维可与铁吸收困难从表面上看我国居民膳食铁的摄入量过了需要量,但由于吸收极低,仍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铁营养相关知识欠缺是导致我国居民缺铁性贫血高发生率的另一原因我国居民的铁营养相关知识相对贫乏,居民主观上忽视自身的营养需求,绝大多数居民不知也不会主动地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