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创新文化(国旗下讲话).docVIP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创新文化(国旗下讲话).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创新文化(国旗下讲话)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创新文化 ——2016年4月18日国旗下讲话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创新文化”。 最近浏览新闻,有三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是今年3月15日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著名九段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落下帷幕,方寸纹枰之间,阿尔法狗(AlphaGo)霸气侧漏,以4:1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人类顶级棋手、世界围棋冠军。这一结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我也非常意外,在此之前我认为应该是反过来,人类大胜机器才对呀!然而事实是围棋这个原本被视为最难被人工智能超越的领域,人类失守了,俨然变成了AlphaGo们的天下。据最新消息,已经有向AlphaGo提出挑战者的,但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浙江棋手柯洁,而是中国人工智能团队,换句话说是另一个机械人在向AlphaGo宣战。所以很科幻的一个场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几位棋友相约手谈几局,然后分别从口袋里拿出-Go、-Go、-Go或者S-Go,让它们捉对厮杀,而棋友们却悠闲地在一旁观棋、评棋、喝茶、聊天。要是这样的话太震撼了。 第二件是4月12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开微博了,并于当天10:12分首发一条带有中文翻译的微博,几小时内粉丝突破百万,到昨天晚上我写发言稿的时候,特意查了一下,粉丝数已达到329.3万,估计近几天会以每天3-5万人的速度增加。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宇宙模型,在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之所以说了一大堆霍金的研究成果,是想说明他的研究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不可能搞懂的,那为什么他能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短短五天就拥有了300多万粉丝呢?我个人的分析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每个人其实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科学情结,就是对前言科学的好奇和崇敬,转而变成了对科学家的崇拜;二是因为对霍金身残志坚精神的崇敬,转而对其研究领域表现出的好奇和关注。霍金21岁时患上了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叫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他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头,但他却在轮椅上工作了五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霍金的中国学生吴忠超在1979年第一次见到导师,他这样描述着:“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班时,身后门一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他吃饭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页机,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听了这些高三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霍金曾于1985年、2002年和2006年三次来中国,每一次都掀起“科普热”和“霍金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去读一读他的作品《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和《时空本性》等,当然也可以打开霍金的微博成为他的粉丝,成为科学家的粉丝我为你点赞! 第三件是今年2月11日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他认为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100年之后,我们终于将引力波“捉拿归案”,这是值得纪念和庆贺的事情。在看此新闻的时候,我却发现国内新闻媒体往往拿五年前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节目中,有一辽宁下岗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的“民科”(民间科学家)郭英森在节目中提到了“引力波、物质波”等,却遭到节目主持人、节目嘉宾的强行打断和无理嘲讽事件来对比。以我的认知水平,我认为郭英森所提的“引力波”与物理学中的引力波并无多大相关性,他对发现引力波可以说一点贡献也没有。但是方舟子和主持人欠郭英森一个道歉,这个道歉是因为他们对科学的未知领域缺乏敬畏之心,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探究路上的“民科”缺乏尊重之意。 这三件事情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发现,触发了我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思考,下面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三点想法。 第一点想法使是我感到科技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改变着我们的人。譬如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智能手机的发明又让我们机不离手,并造就了一批低头一族;一个计步软件,使很多人成为健身达人,每天走路几万步……历史上,科学和技术发展往往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如牛顿力学的发展,引发了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