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清代河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问题.pdf
二0-0年第一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DOI
试析清ft~奈地民农田峪剥jt展过程中
的资本川媳
燕红忠丰若非
(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棚6;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871)
[内容棍要]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河套地区成为我国商北边疆发展农业和进行商品贸
易的埋怨场所。有清一代,伴随着清政府一系列垦荒政策的实施以及内地大量人口移居此地,商业资本
以及产业资本相继渗透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充分剌激了农业、农田水利以及商品贸易
的发展。本文选择清代河套地区的资本运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及其具体运营
过程,初步揭示资本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发展;资本
[中固分类号]阳49 [文献标识码]A [文意编号]1棚-422x(2010)Ol-(汩汩咽
由于河套地区的农业、农田水利与商品贸易等方面在有清一代得到迅猛发展,促使其社会经济
状况随之产生了巨变,所谓中国之寓源在回北,回北之富游、在河套,①黄河百窑,惟富一套。@
与此相应,学术界对于河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及其相关课题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成果颇丰。早期
的学者对于1可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规模、意义,以及该地区地商出现的相关条件提出过独到的
j瓦解。@进入工十一世纪以来,部分学者又对河套地商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不同
程度的分析,为问套地区经济史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到目前为此,尚未有学者对该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运作问题进行过专门分析。事实上,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农田水利与商
业的兴起和发展,正是一个资本得到积累并发生转型,进而不断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真实反应了
该地区不同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是河套被喻为富源的最主要原因。
一、资本介入河套地区的前提条件
?可套地区的农业始于秦代,议唐时达到极攘,明切也曾经营套地,旋从废弃。③因此,该地区农
业发展农平在清代以前并不稳定。自满清入关以来,冈藩地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得到发
展,商业资本应运而生,河套平原逐渐是现出娓道纵横、农田油布、商号林立的最象,发现这种生机
勃勃的发展态势是以诸多因素为背景的。
( _:.)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
河套,指今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眩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
区。黄河初出长城再人边,其间河流成一弯曲形,故称其内为河套。⑥
1.地理位置
问套地区是由黄河多年冲积形成的天然大平服,地势事衍,土质肥沃。清康熙帝日:蒙古回
土高而且脱,雨雪常调,无荒歉之年,更兼土洁泉甘,诚佳壤也。②属于河圣旨耍地的五原与!脑网两县
1E体现了这种优越的地貌特征。五脏厅为普北屏穗,地居高原,沃野千盟,贺兰阴山层峦墨登峰环
[收稿日期J2栅-11 -04
• 21 •
绕于东西北旦面,黄河自四阳东部洋澎湃擦带于其间。⑧临河其田,土沃泉甘,宜垦,宜牧,宜农
林。⑨由此可见,河套地区所辖各县镇正处于西北边隐之冲耍,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其必会成为
实业之奥区,兵防之要靠⑩0
2. 气候条件
河套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早、半干阜气候,年降雨最仅为 1∞Jωmm,蒸发最却高达20∞mm 左
右。所以,该地区鼠然具备了发展农业的优质土壤,但特殊的气候影响致使其缺乏保障农业发展所
必需的天然降水量。因此,地表水系的分布对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黄河自丽而东贯穿
其间,此处阿幅宽七百余丈,通舟梅,流势缓慢,不如内地赏问奔流激揣也@,使河套地区具备了
进行农业灌慨的有利条件,使其农业发展与黄问农朋水利兴起结下了不解之缘。
3. 风俗习惯
蒙古人自古以来驰骋马上,精于牧业而不静农耕,即使是从事于农耕的蒙民,也往往是回土
播种蹈,即各处游牧,谷虽熟, J在事川获,时至霜陨,亦不收锐。@况且,蒙古旧俗择水草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