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达县旅游开辟构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达县旅游开辟构想

江达县旅游开发构想 江达县旅游开发构想 基本论点 江达县拥有丰厚的人文,宗教和自然等旅游条件,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内容纲要 一、江达县基本概况和地理位置 沐浴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在我国雪域高原的东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之中,正在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江达。 江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上段的高山峡谷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97°21ˊ98°53ˊ,北纬30°01ˊ32°,平均海拔高度约 3650m,最低海拔2800m,最高海拔5436m。 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   江达全县辖11个乡、2个镇、94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乡镇分别为:江达镇、岗托镇、岩比乡、邓柯乡、波罗乡、汪布顶乡、卡贡乡 、娘西乡、德登乡、青泥洞乡、字嘎乡、生达乡 、同普乡,2002年全县总人口为69662人,其中农牧业人口数为67180人,非农业人口数为 2482人。江达县幅员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人均实有耕地面积1.15亩;有草 场面积1641.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400 万亩,森林面积123万亩。   江达县水资源以金沙江流域为主,金沙江分布于江达县东北、东南部;字曲河和独曲河分别流入金沙江;江达县河流分布十分广泛,基本上全县各自然村的村口都有河流分布,全县共有大 小河流147条,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河流116条,为江达县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人畜饮水及土地灌溉水源,也为发电动力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江达县历史    江达因处觉普沟口而得名,属于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结合部位,也是藏东的门户,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317国道经过这里。    江达,历史源远流长,据文物和史料考证,远古时期江达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在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这里的人们以部落群居,原始狩猎,刀耕火种,农耕牧野,屡遭战乱 ,历经沧桑巨变。公元7世纪中期,江达成为土蕃王朝属地。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江达县境内便已存在藏族先民的传统宗教苯波教。相传公元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前往“俄洛”(青海果 洛地区和四川西北部)布教时,影响并改革了康区西北部的笨波教,对加速这一地区苯波教与佛教的融合起到了主要作用。江达也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 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现这块土地上,已成长出一批又一批民族英杰,与汉藏兄弟一道打造着新 的历史画卷。 三、江达县人文景观 古代遗迹,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江达县境内的古代寺庙 其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有:位于同普乡317国道的“瓦拉寺”(花教),是县境内最大的寺庙,属于爱国寺庙,在昌都地区乃至西藏全区都享有较高声誉;位于同普乡仁达村的“地本根寺”(黑教);位于波罗乡的“色炯寺”(花教);位于西邓柯的“青稞寺”(黄教)。这些寺庙依山傍水,构筑措落有致,浑然一体,掩映在翠绿山林之中,与秀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旅游寻圣的好去处。对于喜爱宗教旅游的游客来说这里是个非常不错的游览圣地,和拉萨的大昭寺和扎西伦布寺 2、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普水”石刻(“普水”二字系民抹清初清朝封疆大臣赵尔丰书写,石匠刻制而成);字嘎乡的“石刻壁画”,图案清晰,做工精细,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风格,木刻之乡波罗古泽刻工能刻制丹珠尔和丹珠尔经,刻制难度很大的风马旗和佛像图案极具民族特色,刻技之高西藏少见。江达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生辉,它激励着江达人开拓进取,知难而进。打造旅游品牌,走特色旅游支柱产业,是该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目前已经专门成立旅游机构,全面对全县的众多旅游景点进行收集资料,科学论证,开发利用。 3、江达县境内的神山 生钦朗扎山:康区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位于江达县岗托乡境内,距县城约100公里,其中90公里通汽车。该山的规模较大,骑马转一圈需一天的时间。按照传统的说法,是著名宗教大师莲花生及宁玛派和噶举派的高僧德青·秋吉林巴、嘎玛拔希等修行和朝拜过的地方,故信教群众极为推崇。该山约有几十个景点。其中较有特色的景点有:猴子摘帽、山顶结跏跌坐的佛像、莲花生大师石刻像、巨龙腾空而飞以及莲花生降妖之洞、莲花生修行6个月的洞、噶玛巴修行洞、仁增水晶洞、生钦郎扎寺等景观。诸多修行洞中以莲花生修行洞最为著名。该洞很长,内有奇形怪状的石柱、石芽、似自然形成的佛像等。康区多个宁玛派、噶举派的高僧,如德青·秋吉林巴、嘎玛拔希、公珠·元丹江措等到此神山上朝拜修行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