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燃气输配第一讲
燃气输配 讲解: 黄梅丹 绪论 能源与燃气 一、能源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18世纪60年代起 煤炭替代薪柴 ——能源结构的第一次大转变 20世纪20年代起 煤炭、石油、天然气 ——能源结构的第二次大转变 本世纪前半期 新能源 ——难以大规模利用,正是天然气为主的时期 绪论 能源与燃气 燃气优点: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服务效益 绪论 能源与燃气 二、我国燃气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历史悠久:468年 四川天然气煮盐 1865年 上海人工煤气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 人工煤气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前期 人工煤气、天然 气、液化石油气等多种气源并存格局 第三阶段:90年代后期 天然气时代来临 绪论 能源与燃气 已建成:陕西→北京 新疆→上海(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九省一市 d=1016mm,P=10MPa 120亿m3/年,投资1200亿元 2002年开工,2004年8月全线完工,全长4000km 绪论 能源与燃气 在建: 1.俄气南供 2.进口液化天然气(LNG) 东南亚、澳大利亚→广州 3.近海天然气 (1)南海气田→海南、广州、香港 (2)东海气田→上海、浙江 (3)渤海气田→天津、山东 4.煤层气开发:中东部 绪论 能源与燃气 天然气资源的用途 能源行业:发电、交通运输、工业、生活(取暖、热水、炊事)? 化工原料? 我国主要用与民用炊事,还用于燃气空调、汽车等 第一章 燃气的分类及性质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燃气是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 可燃成分:氢气(H2)、一氧化碳(CO)、低级碳氢化合物(烃类)? 饱和烃:甲烷(CH4)、乙烷(C2H6)、……、CmH2m+2 不饱和烃:乙烯(C2H4)、丙烯(C3H6)、……、CmH2m CmHn或C1、C2、C3、…… 不可燃成分:CO2、N2、O2(单纯的O2是不可燃的)、水及少量杂质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一、燃气的分类 1.天然气(NG):主要是甲烷(开采方便,是优质气体燃料)按矿藏特点分类 气田气——由气田开采出来的纯天然气 ? 凝析气田气——含有少量石油轻质馏分的天然气? 石油伴生气——与石油共存,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油气分离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矿井气 煤层气(煤田气)——煤形成过程中产生,在地质断层和?褶皱地带附近“涌出” 常会与空气混合引起爆炸 矿井气(矿井瓦斯)——在开采煤的过程中,煤层气与矿井空间空气形成,抽吸出向城镇提供矿井气? 不抽出会引起瓦斯爆炸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按组分分类 干气——每一基方(sm3)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重烃液体小于13.5cm3的天然气? 湿气——每一基方(sm3)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重烃液体大于13.5cm3的天然气? 富气——C5以上大于94cm3/?sm3 贫气——C5以上小于94cm3/?sm3 酸性天然气——含有较多的H2S、CO2等酸性气体,要进行净化处理? 洁气——H2S、CO2等含量很少,基本不要进行净化处理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2、人工燃气 (a)发生炉煤气:气化剂是空气和水蒸气,连续气化 C+H2O(水蒸气)→ CO+H2↑(高温下) C+O2(空气)→CO2(提供高温) 低发热值5.4 MJ/N·m3 (b)水煤气:气化剂是水蒸气,间歇气化(交替吹入水蒸 气和空气) 低发热值10.5 MJ/N·m3 (c)压力气化煤气:高压(2~3MPa)条件下纯氧和水蒸 气为气化剂 CO+3H2 → CH4+H2O(水蒸气)(高压下) 含甲烷,接近干馏煤气,低发热值15.1 MJ/N·m3 (a)、(b)毒性大(CO)、热值低,只能掺混、调峰 使用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3、液化石油气:开采和冶炼石油过程中的副产品 (a)一次加工 减压蒸馏(物理过程) 原理: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加热:C4以下气化 (液化石油气) C5~C11气化 (汽油) C11~C16气化 (煤油) C15~C18气化 (柴油) 剩下C20 (重油) (b)二次加工 重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裂解反应 (化学过程),生成轻原油和非饱和烃(化工原料) (a)→饱和烃(物理),(b)→非饱和烃(化学)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4.生物气(人工沼气):环保洁净,在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