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单元糖尿病.doc
第18单元 糖尿病
一、定义
有关糖尿病分类的论述和规定,是随糖尿病研究的逐渐深入而丰富起来的,由于认识的局限性,糖尿病主要分两型,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现行的分类办法是暂时的,还需不断修改。最早糖尿病分类是采用1980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标准。1997年鉴于10多年来的研究进展,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为代表提出了关于修改糖尿病诊断和分类的建议。其要点是:①取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医学术语。②保留1型、2型糖尿病的名称,用阿拉伯数字,不用罗马数字。③保留妊娠期糖尿病(GDM) 。④糖耐量减低(IGT)不作为一个亚型,而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新的诊断和分类的建议。⑤取消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新的分类法建议主要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
1. 1型糖尿病 病人有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2008)。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代谢紊乱症状明显,病人需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免疫介导糖尿病常有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存在,例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LAA)和谷氨酸脱羧酶65 (GAD65)抗体等。特发性糖尿病这一类型的患者具有1型糖尿病的表现而无明显的病因学发现,呈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频发酮症酸中毒,但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这一类患者很少,主要来自非洲或亚洲某些种族。遗传性状强,与HLA无关联。
2. 2型糖尿病 病人大部分超重或肥胖,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病人在疾病初期或甚至终身,其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强烈。由于高血糖发展缓慢,许多病人早期因无典型症状,未能引起足够注意,多年未发现糖尿病,但却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此类型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包括1985年WHO分类标准中所有继发性糖尿病,同时也包括已经明确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新近发现的特殊类型。
4. 妊娠期糖尿病 指妊娠期初次发现任何程度的IGT或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原来已有糖尿病而现在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这一类型的临床重要性在于有效地处理高危妊娠,从而降低许多与之有关的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部分妇女在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但在产后5~10年仍有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二、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候群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因口渴而多饮水。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利用,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肌肉渐见消瘦,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儿童生长发育受阻。糖尿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特点: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饿、多食,故糖尿病的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1型患者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且严重。2型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起病后也会体重减轻。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屈光改变致视物模糊。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仅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而就诊,化验后发现高血糖。
3.反应性低血糖 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h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其所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患者的首发表现。
4.因各种疾病需手术治疗 在围术期发现高血糖。
5.并无明显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
三、诊断和分型
1.糖尿病诊断 根据血浆葡萄糖测定(2005),包括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典型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②糖尿病症状十FBG≥7.0mmol/L。③糖尿病症状十OGTT时2-hPG≥11.1mmol/L (2001、 2002、 2003)。
2.糖尿病分型
(1)分型:①1型糖尿病(2006),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起病急,代谢紊乱重,易发生酮症,多发生于青少年。血清中常可检出胰岛B细胞或胰岛素相关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等。一些患者病情进展相对慢,可保留残存的B细胞功能,足以在多年内不发生DKA,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这部分患者曾被称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②2型糖尿病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肥胖者居多,多见于成人,尤其40岁以后发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缺陷,也存在胰岛素不足;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较早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