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六至十章要点.ppt

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六至十章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六至十章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2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 2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赵 曜 什么是“系统综合”?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确定性能指标?选择控制方案?原理性设计?工程实现 系统综合: 主要指“原理性设计”,根据系统已知部分的特性,确定控制方式、控制装置的结构及参数,使系统的整体特性符合要求。 线性定常系统综合的基本方法 1. 基于传递函数的复、频域法 根轨迹法、频域响应法 2.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域法 状态空间综合法 频域综合的基本思路 引入校正装置来调整开环频率特性转折频率的分布和幅值的大小, 从而 改变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形状,使校正后的系统具有满意的性能。 本章主要内容 系统的希望开环频率特性与回路整形 串联校正的综合 根据希望开环频率特性的校正, 超前校正,迟后校正,迟后-超前校正 工程设计法与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自学) 反馈校正的综合(自学) 复合校正的综合(自学) 例:高频段不同幅频特性抑制高频噪声的效果 Gk幅频特性的近似曲线 Gk的Bode图 仿真结果 回路整形(loopshaping): 通过调整控制结构和参数来改变开环幅频特性的形状,使其低频段幅值大且斜率恰当、中频段有合适的幅穿频率并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裕量、高频段幅值小且衰减快。 6.3 串联校正的综合 要求的性能指标 ? 希望的开环频率特性 ? 希望的开环传递函数 ? 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校正前系统阶跃响应性能的仿真 K0≥500时已发散 即使减小K0 也无法满足暂态指标 1. 根据给定的指标要求确定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低中频段的衔接 希望开环频率特性的确定 希望的开环传递函数及校正装置 G、Gc、Gd 的幅频特性 校正后系统响应性能的仿真(阶跃输入) 根据给定的指标要求确定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将希望开环传递函数与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进行比较,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校验校正后的系统的特性是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习题 B6.2, B6.4 串联校正的另一种常用思路 事先限定校正装置的结构(通常很简单),通过改变其参数来获得尽可能好的开环频率特性。 超前校正装置的实现 无源校正装置(RC电路) 有源校正装置(运放+RC) 计算机程序 G0(s)的Bode图 近似绘图及计算: 原系统在ωc =50 rad/sec 处的幅值和相位 按思路2校正前后的幅频特性近似曲线 仿真结构图 仿真结果 比较:校正前的仿真结构图 比较:校正前的仿真结果1 比较:校正前的仿真结果2 迟后校正与PI 调节器 解: Go的Bode图 分析采用迟后校正是否可行? 说明:迟后校正装置在ωc 处产生的迟后相角 3. 计算迟后校正装置 Go、Gc、Gk 的Bode图 4. 校验实际的截止频率和稳定裕量 仿真结构图 仿真结果 Gc(s)的Bode图 解:前面已分析,仅用迟后或超前校正都无法满足 要求,尝试迟后超前校正。 迟后超前校正的设计思路 Go、Gc、Gk 的Bode图 4. 校验实际的截止频率和稳定裕量 仿真结构图 仿真结果 修改设计以减小超调:增大相角裕量 (取γ= 60°) 实验1:系统校正(4学时) 联系:李亚力老师 电气信息学院专业实验楼403 8216, 习题 B6.5, B6.7 第六章习题汇总 B6.2, B6.4, B6.5, B6.7 0° -90° 0 Gc的Bode图 作用: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图 0° -90° 0 -45° GPI 在 Kp1 时的Bode图 PI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当 Kp1( ),且 Ki 较小时,其作用类似于迟后校正(指动态)。 R(s) C(s) - 5 10 迟后校正? 0° -90° 0 如何手算? 符合设计要求 程序:ac6no6 思考:如何改进? 如何进一步减小超调? 为何收敛缓慢? 迟后校正小结 6.3.3 串联迟后超前校正的综合 j 0 零极点分布 迟后环节配置在低频段 超前环节配置在中频段 0 0° -90° 90° -20dB/dec 20dB/dec R(s) C(s) - 仅提高该项指标 其余同迟后校正例 注:应按校正思路1进行计算 ω L(ω) -20dB/dec -40 10 -60 7 校正前 5 超前校正 20 超前校正后 -20 -40 -60 b a 迟后校正 计算迟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