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风险评估解读.doc

固体制剂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风险评估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制剂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风险评估解读

固体制剂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多产品共用可行性 风险评估报告 振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 月 固体制剂 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多产品共用可行性风险评估报告目录 一、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页 二、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三、风险评估小组 四、风险评估目的 五、评估流程 六、风险等级评估方法(FMEA)说明 七、支持性文件 八、风险评估实施 九、风险评估结论 一、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页 起 草 签 名 日 期 审 核 签 名 日 期 批 准 签 名 日 期 二、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控制的目标就是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过程风险分析这一工具来“设计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2、质量风险管理是通过掌握足够的知识、事实、数据后,前瞻性地推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危害发生。 3、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失败有更好的计划和对策,便于对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有效的识别对关键生产过程参数,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 4、定义: 4.1 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综合体。 4.2 风险管理:即系统性的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目标任务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 4.3 风险分析:即运用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对危险进行识别、评价。 4.4 风险高风险水平:此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验证应首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中等风险水平: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验证。 低风险水平: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 6、描述质量风险的评估目标和方法,对质量风险的评估应该基于科学性和实验,与保护使用者相关联。 7、质量风险管理应用范围很广,可以贯穿于质量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包含多种方法和适应性。 部门 职务 组内职务 签名 日期 质量保证部 组长 工程部 组员 生产技术部 组员 生产车间 组员 质保科 组员 四、风险评估目的 1、评估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 2、提出降低预防污染与交叉污染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风险; 3、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的验证活动范围及深度。 五、评估流程 1、列出公司在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采取的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措施; 2、对各项措施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本次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3、提出预防质量风险发生的措施,以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的验证活动范围及深度。 六、风险等级评估方法(FMEA)说明 1、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FMEA 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它包括以下几点: 1.1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1.2 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 1.3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病患健康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S) 描述 关键(4)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 直接影响GMP 原则,危害生产厂区活动。 高(3)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 未能符合一些GMP 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 中(2) 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低(1)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1.4 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 描述 极高(4) 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高(3) 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中(2) 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低(1) 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1.5 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可检测性(D) 描述 极低(4) 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 低(3) 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