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VIP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D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必仇 2、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反 映出 B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 3、西周以血线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B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4、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摔倒)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 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 法反映了当时 D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需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5、《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 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实行。这一制度 D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决策时集思广益 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呼!”,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8、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 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9、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其实现对权力的约束。期 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B A.秦朝的丞相 B.汉朝的刺史 C.元朝的御史台 D.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10、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 正。………比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 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 11、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脱胎于汉魏以来察举制度的母体之中的。二者的渊源关系 表现在 B A.体现了才能唯上的原则 B.体现择优选拔的原则 C.体现程序公平的原则 D.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 12、宋太宗开宝六年殿试题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到宋神宗熙宁九年殿试策论中提到“民 遇水旱而流亡,兵无以抵蛮夷之军”,要求应考者对此进行论述。上述考题的变化,表明宋朝D A.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B.考试仍重诗赋的倾向 C.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D.考试内容更加社会化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