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95881
生理学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机体的功能与环境
1、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约占体液的1/3。
2、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即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二、机体功能的调节
1、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reflex)。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机制:K+ 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外扩散,并滞留在细胞外表面形成向内的电场,当达到电 - 化学平衡时, K+ 净流量为零。因此,可以说静息电位相当于 K+ 外流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
[2]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膜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
机制: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 Na+ 通透性增大,对 K+ 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 Na+ 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促使 Na+ 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 Na+ 内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 Na+ 的净内流停止。因此,可以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 Na+ 内流所形成的电 - 化学平衡电位。
[3]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在体内条件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
兴奋性时期 ①绝对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 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4]阈值: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该刺激强度的值则称为刺激的阈值。
阈电位: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2、神经骨骼肌接头也叫运动终板。
第三部分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血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
成年动物的血量约为体重的5%-9%,一次失血若不超过血量的10%,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一次急性失血若达到血量的20%时,生命活动将受到明显影响。一次急性失血超过血量的30%时,则会危及生命。
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2、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为 1.050 ~ 1.060,血液呈弱碱性,pH为7. 35一7.45,
二、血桨
1、血浆与血清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同时,血浆中参与凝血反应的一些成分也不会存在于血清之中。
2、血浆的主要成分
3、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4、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0.9%的氯化钠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通常,把0. 9%的氛化钠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渗透压比它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比它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三、红细胞
(1)红细胞生理:形态和数量、渗透脆性、血沉、生理功能
几种动物的红细胞数.( 1012/L)
动物 数量
马 7.5 (5.0—10.0)
牛 7.0 (5.0—10.0)
猪 6. 5 (5. 0---8.0)
狗 6. 8 (5. 0--8. 0)
编羊 12. 0 (8. 0---i2. 0)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人胞内,膨胀成球形,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称为溶血。
(2)红细胞生成所需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和铁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12、叶酸和铜离子。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
(4)白细胞生理: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大类。按粒细胞胞浆颗粒的嗜色性质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几种动物的白细胞数(109/L)
动物 白细胞总数
马 8. 77
牛 7. 62
绵羊 8. 25
山羊 9. 70
猪 14. 66
狗 11. 50
猫 12. 50
(5)血小板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生理性止血、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等。
四、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凝血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血凝块。
(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的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1T808 地下空间安全使用检查规范.pdf
- 国土空间规划术语.pdf
-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 著课后习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资料.pdf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听力音频.docx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科学《小小工程师》ppt课件.pptx VIP
-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填写示范(模板).doc
-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docx VIP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重庆专用)几何填空题-重庆中考压轴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