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八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 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1.什么是借词 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泵(pump) 拷贝(copy) 蒙太奇(montage) 沙龙(salon) 苏维埃 (Совет) 2.汉语借词的形式 (1)音译: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 沙发(sofa) 芭蕾(ballet) (2)音译加汉语语素 啤酒(beer) 卡车(car) (3)半音译半意译 爱克斯光(x-ray) 马克思主义(Marxism) (4)音译兼意译 维他命(vitamin) 休克(shock) (5)借形词 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读。 劳动 封建 博士 学士 * 意译词 英语原词 借词 意译词 bank 版克 银行 telephone 得律风 电话 microphone 麦克风 扩音器 penicillin 盘尼西林 青霉素 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仿译词 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造成的词 。 黑板 (blackboard) 热狗 (hot dog) 蜜月 (honeymoon) 3.借词的特点 1)不同的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不同 2)不同语言借词的方式不同 英语—音译 汉语—意译、仿译 3)具有历史层次性 二 、结构规则的借用 民家语:主语——宾语——谓语 壮语:受定成分+限定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限定成分+受定成分 *结构规则的仿造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不同语言在接触中,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一、什么是语言的融合 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二、融合的条件 1.主观:民族之间经济流通的需要和文化学习的要求。 2.客观: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较长时期杂居生活。 1.自愿融合(合作方式)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三、融合的方式 2.被迫融合(斗争方式) 契丹 女真(满族) 四、融合的过程 1.双语现象 1)什么是“双语现象” 双语制:某个国家规定两种或多种语言为官方语言。 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2)产生原因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 外语教育也会促进双语现象的产生。 *双言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语言转用 (语言替换) 1)什么是“语言转用” 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杂居局面的形成 2)条件 *民族(部族、部落)的融合 *语言使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3)发展趋势 *完成语言的融合。 *各个民族语言继续保持独立。 3.语言的混合 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 一、洋泾浜( 皮钦语) 1.什么是“洋泾浜” 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的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康白渡(comprador 买办) 拉司卡(last car 末班车) 何洛山姆(all same 全部) 温淘箩(onedollar 一块大洋) 来是“康姆”去是“谷” 廿四铜钿“吞的福”  是叫“也司”勿叫“拿” 如此如此“沙咸鱼沙”  洋行买办“江摆渡” 小火轮叫“司汀巴” “翘梯翘梯”请吃茶 “雪堂雪堂”请侬坐 “那摩温”先生是阿大,跑街先生“杀老夫”;  爷要“发茶”娘“卖茶”,丈人阿伯“发音落”…… ——《上海俗语图说》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