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析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例析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摘要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程度和能力,是学生数学修养内涵的重要表现,同时亦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和效率的重要标准。笔者综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数学的奥妙,绝非在于计算,计算结果更不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数学本质就是一种应用工具,是一门为问题解决提供基本方法的基础性学科。然而,数学能力与数学成绩并不成正比,许多教师更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培养。这不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也与提升学生数学修养和培养数学能力的长远目标不一致
一、加强示范操作,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增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
学生只有积累了足够丰富的问题解决的感性经验,才能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解题示范操作,为学生获取数学问题解决的感性经验创造机会
教师不管在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方法、生活实践方面,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从动手操作中获取的感性经验可能就会存在偏差,导致数学问题解决陷入误区。因此,加强教师示范操作,有利于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经验合理化,促使感性认识分化、汇总、升华
例如,在进行《认识东、西、南、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时,方位数学问题的教学目的在于:认识东南西北,并能够准确辨别这四个方向,能根据实物图理解平面图,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方向感。教师通常都会传授同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令法则,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东南西北方位。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平面的角度理解了判断方位的基本方法,而实际生活中方位的辨识是三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口令法则也适用于三维空间范围,对此,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空间进行示范性教学,并进行方向的口令练习,比如说“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该如何进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活用空间方位口诀,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方向辨别训练,规范引导学生的方向意识,降低学生因平面方向的认知对空间方位判别的干扰,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立体空间方向概念。这样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操作,帮助学生积累了正确的感性素材,让学生的经验认识脱离了模糊的阶段
(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积累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
常言道:孩子的智慧总是透过指尖表现出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管结果的好与坏,都能积累数学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形成自己的数学问题解决思路,正确的操作结果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错误或是有偏差的操作结果,也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在进行“烙饼问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时,明确数学的优化均衡原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一道具体的“烙饼问题”的应用题为例,“现在有一口锅,这口锅1次可以同时烙2张饼,而1张饼需要烙正反两面才能熟,每烙1面饼花费3分钟,试问: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烙好3张饼?”根据直觉判断,烙好1张饼需要花费6分钟,那么,烙好3张饼就需要花费18分钟,不可否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最优的解题方案。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硬币等物品来摆一摆、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更快的方法,记录下结果,通过操作来发现更快的组合方法,并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比如,烙好3张饼花费12分钟的方案(见表烙饼方案一);经过反复的实践操作发现烙好3张饼最少需要花费9分钟(见表烙饼方案二),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解决烙三个饼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扩展到烙饼4张、5张……10张,让学生探索奇数个饼和偶数个饼的烙饼方案有什么规律,这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数学推理归纳 思想
二、加强数学活动指导,创造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理性认识
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不能依赖于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死记硬背,还需要增加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摸索,以帮助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数学教材知识,大多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的,这只能给予学生间接的学习经验,学生要在真正意义上吸收消化这些间接知识经验,还需投身于数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探究数学问题,寻找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例如,在进行《找次品数学问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安排小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海南屯昌县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人 (第1号)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53全优卷.pdf
- (高清版)B-T 16886.11-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pdf VIP
- 水电站电气一次设计.docx VIP
- ICU患者血糖的管理.ppt VIP
- 光伏+储能 收益率最高的装机、储能测算.xls VIP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创新文物改编游戏企划书.pptx VIP
- 海尼曼 Fountas & Pinnell 有声绘本-英语入门066 The New Roof.pdf VIP
- 2021.4助理全科基层基地教学管理1.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