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模式演进与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doc

居民消费模式演进与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民消费模式演进与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

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   [摘 要] 根据中国居民消费的现实表现和消费数据变化,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低水平消费模式、高增长消费模式和高水平消费模式等不同阶段。从中国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现实出发,构建中国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是当前和今后的必然选择。应通过确立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政策取向、健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法律法规和推动居民可持续消费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 [关键词] 居民消费模式;演进过程;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B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中提出了“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的要求,而其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居民消费是居民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购买和使用各种商品与服务的行为活动。居民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不当和过度的居民消费会引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和发展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消费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深入研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居民消费随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增长,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增长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因此,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作为消费者的中国广大居民群体,都应该对可持续消费问题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的有效模式 一、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确立市场经济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居民消费模式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低水平消费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面临的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居民消费重点在简单的吃和穿等最基本的方面,居民消费在维持生存的较低水平上徘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消费主要集中于吃穿用方面,仍然维持低水平消费模式。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浩劫时期,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 在低水平消费模式下,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造成可供消费的商品供给匮乏。不仅商品总量供给不足,而且由于消费品种类稀少,消费选择受到了局限,致使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另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实施致使整体消费依靠计划进行调节,催生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票证制度,居民日常消费需要凭借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煤票等五花八门的票证,票证与商品对号入座,所需商品必须用对应的票证购买。低水平消费模式的居民消费受制于低水平的生产力和居民收入,消费总量整体不足,居民消费实行计划调节,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很低,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高增长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商品供给不断丰富,居民收入跃上新水平,居民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中国居民消费进入高速增长模式 在这一时期,居民消费的总量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到1998年达到了33378.1亿元,20年间增加了21.4倍。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粮食、蔬菜等消费比重开始下降,而对于肉、蛋、奶、鲜瓜果等副食品消费比重逐渐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为145.4千克,到1999年减少到84.9千克,下降了41.6%;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鲜蛋数量为5.2千克,到1999年增加到10.9千克,增长了109.6%;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鲜瓜果数量为21.2千克,到1999年增加到54.2千克,增长了155.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改变了过去颜色和款式单一着装模式,西装、连衣裙、牛仔服等成为流行服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普及,电脑、手机等成为消费新趋势 这一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居民消费从票证制度进入真正的消费时代。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票证制度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供给匮乏而形成的,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票证制度的终结是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的一项重要标志,同时对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20世纪末至现在的高水平消费模式 20世纪末,中国经济提前实现了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加入WTO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