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聚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第27卷 第4期 应 用 化 学 V0l_27No.4
2010年4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Apr.2010
可聚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胡应模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醇和不 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合成了3种可聚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II—PEG400、Ⅱ.PEG1000和 Ⅱ.PEG2000),用FT—IR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聚乙烯醇分子量的
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电导率显著增加、表面张力由36.28mN/m降低至31.30mN/m、浊点由39.6℃增
加至58.9oC,对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乳化能力均优于常用
乳化剂OP-10,以AIBN作引发剂在70℃下既能均聚又可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反应。
关键词 可聚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电导率,表面张力,乳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 :06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4-0409-04
DOI:10.3724/SP.J.1095.2010.90303
可聚合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可键合到乳胶粒上,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既可克服传统表面活性剂在
聚合物中残留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又可改善胶乳的稳定性 ¨J,提高聚合物的耐水、光、电和热等性能,
在涂料、纺织印染、石油开采等诸多行业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空间位阻稳定性和较广的pH值使用范围_8。。,制得的胶乳有较好的
耐寒、耐电解质和耐剪切性。前文 ¨ 报道了兼有非离子、阴离子性能的马来酸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
剂,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但 由于立体位阻的影响难以均聚或共聚形成聚合物。本文以丙烯醇、甲苯二
异氰酸酯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多种非离子型可聚合聚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
张力、乳化性能及其聚合性能进行了探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聚乙二醇(PEG):分析醇,分子量为400、1000和2000;2,4一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月桂酸二
丁基锡,化学纯;丙烯醇 (AL)、丙酮、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丙烯酸丁酯 (BA)和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AVATAR一360型红外光谱仪 (美国Nicolet公司),光谱纯 KBr粉末压片;Orion145A+型电导率仪
(美国ORION公司);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JYW-200A型 自动表面张力仪,吊环法,测定温度20℃。
1.2 合成方法
按凡(TDI):(AL)=1:1的比例,将0.2molTDI及0.2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 15mL丙酮加入带
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并通N气保护,在室温搅拌状态下滴加0.2mol丙烯醇的10mL丙酮
溶液,滴加完后升温至70℃反应 1h,得产物 I;将产物 I在 1h内滴加至70℃装有回流冷凝管的等摩
尔聚乙二醇(PEG)丙酮溶液中,反应 1h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可聚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Ⅱ),依据聚乙
二醇分子量的不同分别记为11.PEG400、II-PEG1000和I1-PEG2000(Scheme1)。
CH3 CH3
№ 。 。
一 z- CH-- CH:OH 一
2009-04-21收稿,2009-07-29修回
通讯联系人:胡应模 ,男,博士,教授;E—mail:huyingmo@cusb.edu.cn;研究方向:水溶性高分子合成
410 应 用 化 学 第27卷
0
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硫化钛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特性.pdf
- 二硫键连接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新型合成方法.pdf
- 二维Mn(Ⅱ)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pdf
- 二维大环网状结构的双(三环已基锡)二元酸酯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pdf
- 二维Hofmann类双金属配合物Cu(DMF)2[Pt(CN)4]的合成及晶体结构.pdf
- 二硫化钼中空微球的制备、表征以及光催化性能.pdf
- 二维α-萘乙酸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pdf
- 二维层状铈配合物{[Ce(aip)(Haip)(H2O)2]·H2O}n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pdf
- 二维氢键层状Mg(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抗菌活性.pdf
- 二维红外光谱研究聚碳酸酯薄膜中水的扩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