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性能研究
第 39卷第 3期 当 代 化 工 Vo1.39,No.3
2010年 6月 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 June,2010
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性能研究
邱文杰,才 红,张永利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以ZnSO ·7H20和Na2CO,为原料,并用硅酸钠水解生成的
SiO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通过采用红外吸收光谱 (FT—IR),X射线衍射(Ⅺ )对改性前后的ZnO进行
表征。结果表明,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改性后纳米ZnO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有所
下降,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进~步证明了纳米ZnO颗粒表面存在二氧化硅包覆层 ,使纳米ZnO稳定化。
关 键 词: 纳米氧化锌;二氧化硅;包覆 ;表面改性
中图分类号: TQ13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0460(2010)03—0242—03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 。 能高,极易团聚,而无法发挥其特性 ,所以必须对
它在催化、光学等方面都有特殊功能,使其在许多 其表面进行改性减少粉体的团聚以及降低光催化
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无法比 活性。本文通过对包覆二氧化硅包覆前后的纳米氧
较的特殊性和用途。由于其有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 化锌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 表征对比以及光
应用 ,所以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性质及其改性后 催化活性IS]、紫外屏蔽性能等方面的对比,证明改性
的性质进行研究已成为纳米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前后纳米ZnO的某些性能特征的不同。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通常有微乳液
l 实验部分
法[】。】、均相沉淀法、直接沉淀法等。但是微乳液法具
有成本高、周期长、产量小的缺点;均相法反应时间 1.1 实验试剂与设备
长,而且反应温度较高;直接沉淀法操作比较简单, 主要实验试剂 :ZnSO4·7H2O;Na2CO3;Na2SiO3;
而且成本比较低,产品的纯度高,便于工业的大量 甲基橙。
生产[31。由于纳米氧化锌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和表面 实验设备见表 1。
表 I 实验设备明细表
Table1 Laboratoryequipmentlist
1.2 纳米 ZnO 的制备、表面包覆 体积的0.1mol/LZnSO 溶液,同时保持强烈搅拌;
1.2.1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 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 lh;静置分层,用蒸馏水与乙
取 100mL0.1mol/LNa2CO3于烧杯中,置于磁 醇淋洗数次后抽滤;将中间产物80℃烘干 2—3h,
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温度达到 80℃逐滴加入等 得到白色干凝胶;将其于500℃下煅烧 5h,仔细研
基金项 目:韩山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 目。
收稿 日期:2010—02—26
作者简介:邱文杰(1986一),男,广东潮州人。
通讯作者:才红(1979一),硕士,讲师。E—mail:tiddychen@163.tom,TEL:0768—2522691。
邱文杰,等: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性能研究 243
磨得到纳米 ZnO。 米ZnO粉体的红外图谱 ,发现表面膜包覆前后纳米
1.2.2 纳米 ZnO表面包覆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碳酸二甲酯合成技术与经济分析.pdf
- 碳酸氢钠活化过氧化氢对烯烃的环氧化.pdf
- 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Li[Li0.2C00.13N0.13Mn0.54]O2中加料方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pdf
- 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t/C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影响.pdf
- 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研究.pdf
- 碳酸钙固定化猪胰脂肪酶的制备及活性研究.pdf
- 碳酸钙固定化猪胰脂肪酶的稳定性及催化PDO开环聚合研究.pdf
- 碳酸钙在St-MMA悬浮聚合中的应用研究.pdf
- 碳酸钙的制备与表面改性研究进展.pdf
- 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的脆韧转变——Wu氏增韧理论聚合物共混物脆韧转变判据的适用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