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细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

第29卷 第6期 应 用 化 学 V01.29Iss.6 2012年6月 CHINESEJ0URNALOFAPPUEDCHEMISTRY June2012 超细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 强新新 赵志超 宋锋玲 彭孝军 樊江莉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4) 摘 要 合成了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O.69)和良好光稳定性的可聚合荧光染料单体,该荧光染料的光稳 定性高于商品化的染料罗丹明B。通过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乳液聚合制备了超细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将染 料分子共价连接在聚合物链上。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作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作 为单体和助乳化剂,制备的超细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22nm,而不加MMA时制备 出的纳米微球平均粒径在 150nm左右。由于微球表面带有苄氯基团,为进一步的微球功能化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 可聚合染料,超细聚合物纳米微球,光稳定性,染料泄漏,蒽吡啶酮,乳液聚合 中图分类号:0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2)06-0633-06 DOI:10.3724/SP.J.1095.2012.00383 功能聚合物纳米微球在材料科学和荧光传感器、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1],如:将荧光 微球表面修饰生物抗体后进行生物检测 引;超细荧光微球可用于核酸检测和蛋 白质构象分析H]。将荧 光染料吸附在载体上制备荧光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方便快捷,但是吸附在载体表面的染料分子易受 外界环境的干扰、且易于脱除,微球表面难以功能化等缺点,限制了荧光聚合物微球的使用范围 ]。纳 米微球的粒径越小,越容易在溶液中稳定分散,同时对外界响应越快 ]。而制备直径小于60nm的超细 聚合物荧光纳米微球常采用的微乳液聚合的方法 ,为了使所有的单体均溶解于胶束或连续相 内,必 须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 ]。Kong等 使用少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采用半连续加入 单体的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20nm)的纳米粒子。但其反应需要分步加料,操作较 为繁杂,加料时间难 以掌握。 制备可用于聚合的荧光染料,必须在 自由基浓度高的聚合条件下使染料母体保持稳定。萘酰亚胺、 咔唑等化学稳定性好的染料常常作为荧光团 ¨,但由于其发射波长较短,限制了荧光微球的应用 ¨ 而长发射波长的cy5、cy7等染料由于分子共轭结构较大,使其发色团成负电性,光照下容易受到单线 态氧的进攻而降解 ¨引,导致其化学稳定性变差,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发生褪色变化,因此不能用于 自由基 聚合反应中。葸吡啶酮染料具有 良好的耐臭氧和光稳定性 【14-16],在 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母体结构不发生 改变,因此,本文用它作为可聚合染料的母体结构。 荧光母体的烯丙基化是制备可聚合荧光染料的常用方法,但是烯丙基在 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很容易 被链转移成稳定的烯丙基 自由基,从而使聚合反应变慢 1【7-18]。本文采用苯乙烯衍生物作为可聚合基团, 以避免烯丙基化合物在 自由基引发聚合过程 中的阻聚作用 。 本文合成了光稳定性优 良的可聚合有机荧光染料,并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 了超细聚合物荧光纳米微球。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作为聚合单体,可以对微球进一步功能化。染料分 子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连接在高分子链上,防止了染料从纳米微球上泄漏_1。合成路线如Scheme1和 Scheme2所示 。 201l-o8-31收稿,2011—10-28修回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207256212092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09CB7247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务费专项资金 (DUTIOLK05)和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LS2010400)资助项 目 通讯联系人:樊江莉,副教授;Tel:0411Fax:4011E-mail:fanj]@dlut.edu.cn;研究方向:荧光染料及其应用、荧 光探针 634 应 用 化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