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头疽的中医护理办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头疽的中医护理办法

有头疽的中医护理措施 摘要:疮疡是中医外科范围中最常见的病症,是由于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病变部位在于皮肤浅表处,多表现为红肿热痛脓。其中,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临床以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和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特征。发于项背者,常不易透脓,易发生走黄内陷等变证。因此除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外,还应尤为重视有头疽的中医护理措施。本篇将重点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来谈有头疽的中医护理。 一、生活起居 一个良好的生活起居环境是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隔绝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使患者早日康复。 《外科精要?饮食居处戒忌篇》说“卧室宜洁净馨香”。要保持病室洁净,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减少探视。 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尤其是疮口处皮肤,以免感染和湿疹,若出汗过多应及时擦干,并更换衣被,同时注意保暖。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和金银花漱口,防止口腔黏膜感染。 衣服要宽松,柔软,透气,切忌挤压,避免局部刺激。少腹疽患者忌系皮带;背疽,脑疽者取侧卧位;发于项者可用四头带包扎;发于上肢者用三角巾悬吊;发于下肢者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二、饮食 饮食护理是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的调理,达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的目的。《素问?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说明了饮食对于疾病的一些积极作用,因此在有头疽我们应做好有关饮食方面的工作。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食清凉半流质或软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忌鱼腥、辛辣及甜腻事物。 火毒凝结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如冬瓜、丝瓜、绿豆,菊花叶等,有利于疽毒消散,忌辛辣刺激之品。 湿热壅滞者,平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饮食可选清热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之品。 阴虚火炽者,初起应选健脾养阴之品,如百合汤,莲子汤等,宜偏凉食用,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葱蒜等。恢复期宜服滋阴清热清补之品,如银耳、百合、甲鱼,蔗汁、鲜石斛汤等,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每日大便一次。 气虚毒滞者,饮食以健脾益气补血为主,且宜温补,可用黄芪、当归与鸡共煮食之。忌生冷寒凉食物,如西瓜,苦瓜、梨等,以免损伤脾阳,有癌运化。肿势平塌下陷者,宜服笋尖汤,有托毒外出的作用。 情志 情志不仅是众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还影响着疾病的疗效和预后。《理虚元鉴》云:“樽节其精神,各就其性情,所失以为治”。要有针对性的给患者情志护理。 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需要,提供专业可靠地服务。 对于病程较长的气虚毒滞患者,要经常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及其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以达到康复护理,预防保健的目的。 向病人讲解有头疽的发生发展及其临床表现等知识,使病人对于有头疽有一定的认识。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头疽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 参考文献 娇东霞.有头疽辨证施护体会[j].北京中医,1995,(3):46-47 2.戴新娟,王正值,吴荣华等.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8-230. 3.脱长宇等.常见的中医预防调护-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26. 4.赵尚华等.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82. 5.徐桂华,张先庚等.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0-322. 字数统计:1443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