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B第三章地球的物质组成与内部圈层.ppt

地球科学概论B第三章地球的物质组成与内部圈层.ppt

  1. 1、本文档共1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大洋地壳特点: (1)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 (不计海水厚度), 在一些洋隆或海山地区可达10km以上。厚度在洋中脊地区较薄 ,远离洋中脊地区厚度有增厚趋势。 (2)大洋地壳的结构比较均一,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3层: 层1 或称沉积层。 层2 或称玄武岩层。 层3 或称大洋层。 大洋层以下进入上地幔。 * * (变辉长岩) 大洋地壳特点: (3)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 (4)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约为2.8~2.9 g/cm3; (5)洋壳内部的岩石变形程度较弱,具有较统一的刚性性质。 (6)洋壳形成的年代较新,一般形成于距今2亿年以来。 * * (变辉长岩) 2、地 幔 位于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地球中的圈层 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体积的82.3%,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部分. 地震波中的横波可以穿过整个地幔,是由固态的岩石所组成. 球粒陨石的密度(3~5g/cm3)、化学成分与地幔相近,主要是由与球粒陨石成分相当的橄榄岩类[(Mg,Fe)2SiO4]所组成的.还含有少量金属硫化物或氧化物的流体 * 地幔内存在两个物相变化的界线 在400km深处的晶体结构,由上部的橄榄石结构(孤立的岛状四面体结构)转变为下部较紧密的尖晶石结构(四面体和八面体混合型结构) 在670 km深处以下则由尖晶石结构转变为更紧密的钙钛矿结构(八面体和立方体混合型结构) * * 地幔分为三个次级圈层 上地幔(B层,33~400 km深):具橄榄石结构的镁铁硅酸盐为主 地幔过渡层(C层,400~670 km深):具有尖晶石结构为主的镁铁硅酸盐 下地幔(D层,670~2885 km深):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镁铁硅酸盐 * 3、地 核 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 其体积约为地球的16.2%,质量约占地球的31.3%,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 成分以铁镍合金为主.,现在一般认为地核可能还含有10~15%的氢、硫化物或硅酸盐 * 地核可分为三层: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分为: 外核(E层,深度2885~4170 km),根据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发生大幅度衰减的事实推测其为液态 过渡层(F层,4170~5155 km),过渡层则为液体—固体的过渡状态 内核(G层,5155 km至地心),横波又重新出现,说明其又变为固态 * 四、内部圈层的运动 在本世纪初,古气象学家魏格纳(A. L. Wegner, 1880 - 1930)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以为达到每年几米的速度) 50年代大规模的海底调查,导致海底扩张学说的建立.以海底古地磁、深海底钻探资料为依据,得到了全球海底正以每年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在扩张的认识. 现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与激光测量等方法也发现不同的大陆地块正以每年几厘米到几毫米的速度发生着水平运动,其高度也可以发生每年几毫米到几十微米的变化. * 地球内部各圈层之间的界面(包括相变界面),都不是一个截然的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的特点,在这个薄带内,具有上、下部物质混杂的特征(即发生了耦合作用)。 * 整个固态地幔的温度在1000~3500℃之间,其地温梯度仅为0.088℃/100m,相当于地壳内平均地温梯度的1/33.这种较低的增温幅度在硅酸盐岩石内的热传导是很微弱的。 * 研究认为,地幔内存在由深部到浅部的热对流,即可能由少量(约百分之几)氢、氮、碳、氧化物或硫化物以流体的形式在晶体间隙、矿物颗粒间或岩石缝隙中流动,以保持地幔从下到上温度变化较小。另外,地幔内部并不是均质的,某些部分积聚的热量较多,可能成为热流向上运移的部位,称为地幔羽(或地幔柱);较冷的地幔热流体向下运动,这样就形成地幔内的热对流. * 上地幔的对流可能与岩石圈的运动关系密切,而下地幔的对流则与液态外核的运动和不均一性相关。 应该强调的是,至今还没有发现整个固体地幔产生大幅度运移。 * * 重力研究与地壳均衡 大地水准面 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假设曲面 重力异常 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 * 重力异常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测点位置越高,实测重力值就越比理论重力值小。因此实测的结果需要校正,换算成为大地水准面上的数据。这种校正就称为自由空气校正或高度校正。校正后的重力异常称为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 布格重力异常:在陆地上测量时,测点与海平面之间并非空气,而是岩石。考虑了测点高度及与大地水准面之间岩石密度的影响而进行的校正,称为布格校正。 经布格校正后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 * 均衡重力异常:从地下某一深度算起,相同截面积所承载的表面岩石柱体的总质量应趋于相等,这一概念就称为重力均衡。从重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