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版肠道细菌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雷伯菌属 (Klebsiella) 共7种,对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肺炎克雷伯菌、 催娩克雷伯菌、鼻炎克雷伯菌鼻炎亚种、硬鼻克雷伯菌鼻硬结亚种。 代表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 (K. pneumoniae),简称肺炎杆菌。 在鉴别培养基上发酵乳糖,出现有色菌落。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大,呈灰白色粘液状。菌落在平板上互相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状。此特点有助于鉴别此菌。 该菌易形成耐药性,尤其易形成多重耐药性。临床分离株多数菌株对羧苄青霉素高度耐药,其MIC>200μg/ml,而对头孢噻肟酯、丁胺卡那霉素,尤其环丙沙星敏感。 生物学性状 肺炎克雷伯菌: 通称肺炎杆菌,条件致病菌,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细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能引起多种感染。以肺炎最常见。可引起尿路感染、创伤感染及腹泻等,有时导致严重的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 治疗宜选用敏感药物,如头孢噻肟酯及左氧氟沙星类抗生素。 鼻炎克雷伯菌: 能引起慢性萎缩性鼻炎 (臭鼻症) 。 鼻硬结克雷伯菌: 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肿病变和硬结形成。 致病性 总结-1 从1994-2001年,从我国32家医院ICU病房分离到10279株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的依次为: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肠杆菌属 7年中,亚胺培南对这次研究的细菌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平均为87%,是历年敏感率最高和稳定性最好的抗生素。 亚胺培南是重症患者经验用药的最佳选择之一。 呼吸道标本中最常见: 铜绿假单胞菌(25%) 肺炎克雷伯菌(18%) 鲍曼不动杆菌(11%) 血和尿标本中最常见: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活性最高、且历年其活性不减的是亚胺培南(87%) 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但敏感率从86%降至75%) 阿米卡星(75%)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为71%~73%。 总结-2 总结-3 7年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 亚胺培南:98%,MIC90为0.5 μg/ml 阿米卡星84% 、头孢他啶83% 、头孢哌酮/舒巴坦83%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0% 、头孢吡肟80% 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1996年90%,降至2001年的74% 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的敏感率:从82%降至57% 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从54%降到25%;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从90%降至75%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994年---11%;升高到2001年---34% 总结-4 对于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活性(敏感率) 亚胺培南(95%) 头孢吡肟(76%) 阿米卡星(70%) 对于弗劳地枸橼酸菌的体外活性(敏感率) 亚胺培南 (94%) 头孢吡肟 (80%) 阿米卡星 (80%)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78%) 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仅为40%~60% 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但其他抗生素的活性在降低 变形杆菌属 (Proteus) 包括: 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为代表菌种 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 G-杆菌,有时呈卵圆形或长丝状等多形性。无荚膜,周围有鞭毛,运动活泼,有菌毛。 生物学性状 迁徙性生长现象 (Swarming growth):变形杆菌在湿润的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于琼脂表面形成一层波纹状薄膜。 尿素酶实验(+) (2~4h),在鉴别上有参考价值。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变形杆菌的O、H两种抗原可用以分血清群及型别。 外斐反应 (Weil-Felix reaction): 本属细菌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及XK的O抗原能与立克次体患者血清凝集。因此可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称外斐反应。 正常菌群:变形杆菌为人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食物中毒、尿路感染、肺炎、心内膜炎、 乳突炎、脑膜炎、创伤及烧伤感染等。 也有的能引起夏季婴儿腹泻及新生儿败 血症,其中以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 致病性 * 读 * 读 * 读 1、侵袭力: 菌毛—有利于菌粘附至肠粘膜 2、毒 素: 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 内毒素 作用于肠壁 通透性增加 粘膜炎症、 溃疡 局部 全身 内毒素血症 外毒素(A群1型) 与内毒素协同作用 里急后重 (二)所致疾病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