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课件

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 质化研究?|?2016-04-03 15:45 作者:田海龙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①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一般被认为属于质的研究,但是,当考察了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轨迹并归纳出质的研究的一些特征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知网(CNKI)上一些冠以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论文并非完全与这些特征吻合。这促使我们思考批评话语分析如何突出其质的研究特征问题。首先,我们讨论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并总结质的研究的一些特征。之后,在认为质的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有一些共同主张的基础上,讨论批评话语分析质的研究潜势,提出批评话语分析在突出其质的研究特征上需要加强的两个方面。最后,本文提出一种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模式,以期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社会问题中体现的话语问题的分析以及其本身的社会实践性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批评话语分析质的研究特性。 ② 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一般指与“量的研究”相对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而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况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理论上,质的研究建立在后实证主义、特别是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与量的研究所依据的实证主义理论传统不同,是对科学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 从历史渊源来看,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民族志研究。我们所熟悉的马林诺夫斯基20世纪初在特罗比恩岛进行的长期艰苦的实地工作便是人类学家从事质的研究的一个典范。除了人类学以外,质的研究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进行社会改革时期社会学工作者对城市劳动者进行的细致的实地研究。这些早期质的研究主要受后实证主义的影响,采取的是自然主义的做法,强调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真实”的资料。 如果将这一时期(1900-1950)质的研究划归为传统期,那么接下来的20年质的研究便经历了它的现代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是质的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受到了现象学、阐释学、“扎根理论”、象征互动主义、以及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影响,形成了许多特征。例如:受现象学的影响,质的研究注重整体性、情景性和关联性,要对现象进行具体的、原汁原味的描述;受阐释学的影响,质的研究将理解视为研究的主要目的,它认可研究者的“偏见(bias)”,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受批判理论的影响,质的研究不求证实,也不求证伪,而是把消除参与者无知和误解的能力视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 根据陈向明(2000)的研究,质的研究在1970-1990年间经历了“领域模糊期”和“表述危机期”。所谓“领域模糊期”(1970-1986)指的是很多社会科学家从人文学科借用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使得各种文体相互之间交叉使用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时期,建构主义的范式在质的研究中开始占据影响地位,社会科学内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含混的、解释的、多元的新时代。由于受建构主义“事实是多元的,因历史、地域、情景、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的观点影响,质的研究进一步认可研究者的“偏见”,认为研究结果是由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平等互动和辩证对话达成的共识。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体和认识、主观与客观、知者与被知者、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研究者要做的是通过反思,“客观地”审视和领会互为主体的“主观”。在“表述危机期”(1986-1990)质的研究者认识到语言表述中存在的危机,开始对语言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进一步扩展了质的研究者的视野,他们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研究和写作本身就是权力、阶层、种族和性别的反应。 在接下来的“后现代时期”(1990-),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物化、非真实化、商品化,这直接导致了所谓的“决定性、稳定性、有序性、均衡性、渐进性”等现代科学的基本范畴被“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断裂、突变”等后现代的观念所取代。这个时期的质的研究对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实际作用更加敏感,因而,质的研究者更加注重以行动为取向的研究。他们将研究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将研究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批判,强调研究本身对社会事实的改变。 从质的研究主要依据的理论范式和发展脉络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质的研究特征。 (1)以研究者为工具,注重自然、情景的研究。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即是研究的工具,而不是像量的研究那样以统计软件为研究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同时,质的研究对研究者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与此相联系,质的研究注重在自然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