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之争十周年(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剑气之争十周年(一)2011年05月10日 14:40:22   当年,台湾还没有价值性辩题,几乎没有人参加过国际赛,除了极少数极少数幸运儿,没有辯士打过看过甚至听过任何一场非政策辩论。   喔,也包括我。   故文章发表后,在圈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无数同样热爱辩论的学长姐,各自汇集门下子弟,在网络上整整笔战了一年多,以数百篇的文章,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辩论的范围,则从原本讨论的辩论本质向外延烧,举凡技巧、判准、推定、心证、命题、初步成立、需根解损……几乎奥瑞冈中每一个观念,都有双方观点互异、彼此交驳的身影。   这段经历,后来被好事者称为是台湾辩论圈的「剑气之争」。   无论谁输谁赢,那都是台湾辩论圈的黄金时代。   接下来,会把当年争论,做出一系列汇整。第一个部分,当然便是那篇做为导火线的文章──虽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篇青涩而稚嫩的讲义,写的还都只是剑宗极基本极粗浅的道理罢了。   最后,少爷怕大家现在性子浮,纯写道理的长篇文章读不下去,所以很贴心的附上插图。 。。。。。。。。。。。。 引言   上这堂课之前,我犹豫了很久……   因为不确定这课程的性质是否适合现在的辩论生态,所以在写讲义的过程中,我不断斟酌着下笔轻重;而为了让这份讲义浅显易懂,我逐字逐句的调整叙事口吻。但即便如此,这份讲义依然有两个部分必须靠课堂讲解才能表达清楚,我希望拿到这份讲义的同学,能在上课前细看一遍,因为凡是在讲义中已经写清楚的,上课时都不会(也没时间)再讲一次。   此外,这份讲义中的所有意见都是我的个人看法──我绝对欢迎,甚至鼓励大家挑战我的看法。我将我的推理过程写的十分清楚,甚至刻意排除了所有的专业术语,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一个高中程度的学生在自主思考下检验我的理论。我相信:一个会把学问说的太复杂的人,其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为了「阻止别人证明他是错的」。   我的意见可能会与各位许多学长姐所教授的不同。那没关系,我不奢求大家接受我的看法,我也不要各位觉得自己的学长姐有错;我对辩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智性上的乐趣,不是为了消灭或攻击其他不一样的看法,而上完这堂课后,你或许会发现──这只是另一种价值冲突罢了!   是为序。 。。。。。。。。。。。。 想看的见什么,才看的见什么 相互独立的科与哲   科学的本质,是忠实描述客观事实的存在,一般说来,科学只关心怎么样(How)而不问为什么(Why)。就像哥白尼在著名的地动论中讨论地球是怎么样绕日运动时,他只想确定地球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心,至于地球为什么不该是宇宙中心,他并不在乎。   但哲学的本质,是寻求原则性的价值判断,所以哲学不关心怎么样(What is)而只问该怎么样(What ought to be)。就像柏拉图希望藉由《理想国》描绘出他心目中真实正义的运作方式,在这本书中,他不会在乎希腊当时的国家是怎么样组成,他关心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家该怎么样组成?   也正因科学锁定的,是事实如何运作,故科学的局限,便在于它无法讨论事实以外的问题。由于事实状态(世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无法证明价值判断(我们该不该当个好人)的正确与否。所以,科学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但无法告诉我们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哲学关注的,是价值如何形成,故哲学的局限,便在于它无法讨论价值以外的问题。由于价值判断(我们该不该当个好人)无法得知事实状态(世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到底如何。所以,哲学可以告诉我们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但无法告诉我们实际发生了什么事。 事实争议与价值争议   科学的目的,是解答发生在客观事实上的争议。所谓的事实争议,乃是一个讨论 what’s true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后答案除了「真」与「非真」外,没有其他选择。比如当问你有没有吃桌上的苹果时,这个问题便只有吃与没吃两个答案(即使你只咬了一小口,那也是吃了)。   事实争议中,解决争议的关键乃是证据。在电影「军官与魔鬼」(A Few Good Man)里,汤姆克鲁斯的一句 It’s not matter what you believe, it’s just matter what you can prove. 正说明了这个看法。当科学家争论恐龙如何灭亡时,他们的对错完全取决于资料的严谨与否,至于个人的信仰与意愿,不在讨论范围内。   而如果我们都同意:事实争议只可能有一个答案,且答案也总是取决于证据所能显示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在事实争议里,是不需要说服的。在讨论喜马拉雅山有多高时,你讲的声泪俱下有效吗?在讨论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时,你讲的声色俱厉有用吗?此外,除非有更新的数据产生,否则事实争议不具再次讨论的空间,像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心这种问题,想必不会成为今年NASA的研究焦点。   哲学的目的,是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