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两代监察制度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清两代监察制度比较研究.pdf

e 唐 清 两 代 监 察 制 度 比较 研 究 口廖东岚 以分察百僚 、巡按郡县、纠视刑狱和肃整朝仪为 属于中央监察机关 ,对皂帝和中央监察机关负责,实 主要内容 的行政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f 朝政治 行垂直领导 。不受其它部门,尤其是不受被监察部门 制度的重要 内容 ,行政监察 的主要 目标是维护皇权, 的阻扰,使监察机关能有效地发挥其职权 。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在我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历史 中, 唐朝监察机构的独立性表现在:一是监察权力 由于各朝代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行政监察制度 的纵向独立性易于摆脱横向干扰,形成依法监察的 也各具特色。其 中唐、清两代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 制度基础。二是监察权力的纵向负责制 ,容易制约监 化发展 的鼎盛时期 ,其监察制度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察者,促使其依法监察 ,秉公执法。监察机构虽设长 本文将这两个朝代的监察制度进行整理,比较其优 官,但其下属御史各有专职 ,不受长官指挥 ,更不受 点和不足,不仅能使我们对两代的监察制度有更深 同僚的牵制 ,事权也是独立的。三是监察权力的纵向 入的理解,也能为我们完善当今监察制度提供经验 组织性 ,易于摆脱横向人事干扰 ,避免监察者及其亲 和教彭J | 。 属的陷入,使I 监察者高屋建瓴依法监察。 一、两代监察制度比较 清代的监察机构实行独立建制,不附属于其他 ( 一) 共 同点 衙 门,与其他 的衙 门机构具有平行的地位 。其中,地 1.监察职权 的依附性 方最高检察官总督、巡抚在组织系统上隶属于都察 无论是唐代还是清代,拥有最高枪察权的都是 院,省级设十五道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司,均为都察 皇帝。这是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最根本性 的弊端,也是 院之派 出机构,与地方衙 门无从属关系 。提刑按察司 这两个朝代监察制度最根本性、最明显的弊端。中国 与十五道监察御史一起实施对府( 州) 县衙的监察。 封建社会里 ,皇帝拥有 国家最高立法权、司法权 、行 这些地方机构具体执行监察事宜,但在逐步被赋予 政权。因此 ,国家 的一切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废止 ,一 奏折权后,也获得厂与帝王直接沟通 的特权 ,就一些 切机构 的设置与裁撤,一切官吏 的任免与升 降,一切 具体问题对皇帝行使谏诤之职。 政令的制定与实施,都在相当的程度上受皇帝个人 3.监察职权的广泛性 的意志所左右,封建人治严重制约着监察系统效能 唐朝御史 台对行政、司法、财经、治安、礼仪、军 的发挥 ,监察官行使职权需要皇帝的保护,御史弹劾 队等拥有广泛的监察权。唐朝 门下省的封驳审议和 的效果也完全取决于皇帝。例如 ,清顺治时张煊弹劾 给谏制度也是其监察职能扩大的表现。门下省侍中 陈名夏 ,因谭泰反诬,皇帝听信谭泰之言,最后陈名 和谏官的监察特点是对决策的事先监察,这有利于 夏无罪 ,自己反而含冤而死 ,虽死后平反,但终究还 防止决策的失误 ,其监察对象除中央主要官员外,还 是死了。唐睿宗时侍御史杨孚弹劾权贵反遭毁谤 ,唐 指向皇帝。而六察官的出现确立和御史台对六部的 睿宗 因此感慨说 : “鹰搏狡兔,须急救之 ,不尔必反为 检察权 ,不仅监察六部官员的行为,还监察部门的会 所噬。御史绳奸亦然,若- =11;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惫 议、决策是否有误。 《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 “凡尚书 所噬矣”。m叉 , -j - 于监察官员或谏官,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