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迭戈加西亚!由作战需求看新轰的合理指标.docx

目标:迭戈加西亚!由作战需求看新轰的合理指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迭戈加西亚!由作战需求看新轰的合理指标

目标:迭戈加西亚!由作战需求看新轰的合理指标规划任何一种重要武器系统的时候,都必须首先定义其作战方式、作战目标和作战环境,进而整合思考自身技术能力和资源投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和风险,最终确定出符合需要又可实现的技术战术指标。在讨论新轰的时候,也让我们试着遵循这个经典思路走一走。(一)新轰的主要作战方式(二)新轰的两类作战目标(三)新轰的地缘环境优势(四)新轰的打击路线选取(五)冲绳和日韩基地群(六)关岛和第二岛链(七)迭戈加西亚、澳大利亚和安克雷奇(一)新轰的主要作战方式还是从阅读马司令的原话起步:新轰是“新一代的远程打击轰炸机”。这其实可以看做本项目的基本定义,请特别注意其中的三个关键字:“远程打击”、“轰炸机”、“新一代”。因为在这里,已经透露出了新轰的主要作战方式想定:第一、“远程打击”---新轰的目标必然是远离我军防区的敌方目标,特别是那些已有的攻击方式难以到达,或着即使可以到达,其攻击成本和攻击效果也不理想的重要目标。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定义远程的问题,从而引出新轰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作战半径”。什么样的作战半径,就决定了这个远程会远到什么程度。而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反过来思考。一项投资巨大的重要武器一定有其预设的打击目标和战场想定,如果可以分析清楚新轰需要打击什么样的重点目标及其地域分布,我们也就也可能从中推测出新轰需要多大的作战半径。或者至少可以梳理清楚,想明白这项重要指标的设定思路和可能选择。这也是本文后半部分的重点;第二、“轰炸机”---咋看起来是很无聊的标准分类词语,可实际上却透露出很多东西。因为作为军用飞机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机种之一,专心于对地对海打击的轰炸机在近几十年来是流年不利的。传统轰炸机里面的多个门类,比如“中小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正在趋于消亡。一方面,随着陆基机动和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成熟,传统战略轰炸机的核威慑作用正在不断下降。美俄都没有了明确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开发计划,而英国与法国则放弃了相关的发展。其他国家也没有跟进的迹象。即便是已有的战略轰炸机,也开始转向原本不屑一顾的传统武器轰炸。不管是美国的B52、B1B、B2,还是俄国的逆火和TU160都陆续改装,转以投掷精确制导的传统武器为其主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轰走回远程核突击载机的老路是完全无意义的;另一方面,随着战斗机与攻击机的体型与载弹量逐渐增大,加上空中加油技术和精确制导弹药的成熟与普遍运用,携带炸弹进行轰炸任务已经不再是轰炸机,尤其是战术轰炸机独有的任务了。专门设计的战术轰炸机越来越少,其功能被具备对地对海能力的,采用多用途设计的战斗机型号所取代,如美国的F-15E,俄罗斯的Su-30等。连传统意义上专门设计的战轰,如Su-24或飞豹,都在为自己未来的生存而努力转型;现在还能够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轰炸机,其实都已经转型成了“具备较大作战半径、精确制导打击能力和大载弹量的超大型攻击机”。大家想一想,现在活跃在台面上的有哪一款不符合这个定义?我相信这个趋势,新轰也是无法违背的。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新轰的另一个关键指标—“载弹量”。考虑到性价比,这项指标应该比已有的多功能战斗机有明显提高。参考一下TG现有的苏30MKK,其最大载弹量已经达到了8吨。新轰的载弹量应该显著高于这个数量,并在可选弹药类型和作战半径上有明显优势才算合理;第三、“新一代”---咋看起来也不过是个无所谓的例行性定语。可仔细想想。里面的名堂不少。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样才算是新一代?先看现在:如果以目前现役最先进的轰6K为对照基点,环顾全球TG至少缺失了两代轰炸机。一种是以TU-160、B1A/B为代表的超音速突防轰炸机,该类机型通常采用常规构型,有一些使用了变后掠翼;另一种则是以B2为代表的隐形轰炸机,其特色是通常采用飞翼构型,以达到对传统雷达突出的低可探测性。再看未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在TG的新轰项目宣布前,世界范围内还在发展远轰的只有美帝一家。但即便是这个千呼万唤的LRS-B(远程打击轰炸机)项目---也即是现在所说的B21,从目前的信息看来也没有像B2当年的革命性变化,还是可以归入到隐形飞翼轰炸机的大类别中去。在B21项目上,MD的思路是使用类似B2的成熟隐形飞翼气动布局,加上近年来有巨大进步的电子信息系统和先进发动机,在提高其妥善率和出动效率的同时,努力控制住制造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从而形成对TG的数量质量双优势。整体来说,面对现代日趋完善的防空系统和高性能的制空战斗机,大型轰炸机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卫选项,转而采用高速或隐形这两种方式,来压迫防御方的反应时间和防御空间。也就是说,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大作战半径”和“大载弹量”这两点必选项外,TG“新一代”轰炸机所需要取舍的技术路径,也就是“超音速突防”和“隐身”这两种选择了。由于目前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