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课件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字课件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 苏东坡、黄鲁直、秦少游、佛印四人游寺,只见寺闭上题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诗句,诗句的末字已经剥落,四才子忙动脑动手添字补诗,苏添“润”字,黄补“老”字,秦说“嫩”字,佛言“落”字,争执不下,四个又仔细对照研究了一下,觉得都不甚理想。回去之后赶紧翻阅杜甫诗集,原句是“林花著雨胭脂湿”原来是个“湿”字。把四个人补的字与原字对照了一下,都认为原字好,无不钦佩。 雨后境象:林花著雨,水荇牵风,一片寥落。而胭脂“湿”。无动无情,恰好衬出了曲江的冷落。 炼字的重要性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 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正所谓“诗眼”“词眼”,或能使诗词翻出新意;或能使诗词增添情趣,不仅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更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等等。 * 苏轼: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题也往往由语 言点切入,如: 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014年全国大纲卷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014·四川卷] 《秋暮吟望》 简要赏析颔联“常”“偏”两字的妙处。 直击高考: 1、(天津卷)问题:颔联中有两个字用的好,请分析效果。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1、“故衣”指莲花败叶。 2、“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 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 3、“人访”指访客,即来访者。 2、究竟是“峰”还是“蜂”?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究竟是哪个?结合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答案,发现规律: A “遍”是遍布,“稀”是稀少。(第一步)“遍”写出了松茂鹤多,“稀”表现出来访者少,两者形成对比,突出山居环境的幽静。(第二步)这样的环境也使作者的心情由寂寞变为闲适。(第三步) B (1)“蜂”突出梅花馥郁的芳香。(第一步)描绘出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因花香仍有蜜蜂来光顾的场景。画面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第二步)诗人不仅喜爱梅花,也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高尚品格。 (2)“峰”突出了山峰的陪伴。(第一步)描绘出梅花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虽渺小并受到冷落,可仍有山峰来辉映的画面、营造出宁静的山间氛围。“峰来”更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第二步)诗人以山的辉映衬托梅品性之高,借以抒发自己的高洁品格。 一、题目设问方式 ?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规范答题步骤,了解赋分标准: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1分) 第二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塑造了什么形象,描绘了什么图景,烘托了什么意境,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 第三步 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用)(1分) * 这样写答案 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描景象},烘托了……意境,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 【答题模板】释义+描述+作用 假如文学大家参加高考,他们这样答题,你作为阅卷老师给打几分呢?(满分4分) 请赏析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的“闹”字 第一个考生——李渔:若红杏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第二个考生——王国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第三个考生——钱钟书:宋祁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像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