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木兰围场麋鹿缘及其生态保护
毕 献 茗 高 连 祥 赵 仲 和
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与互联网上的报道舆论,麋鹿同国宝大熊猫一样,不但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为情系自然生态的人们所关心注目。
2008年9月28日,中国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把10头成年麋鹿,送到河北围场境域的“国家级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旨在进行从圈养到放养迁地保护实验,在保护区专业人员几年来的努力下,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麋鹿在此地保护繁衍完全成功。但从自然生态保护恢复的学术观点着眼,实为一则以喜一则以笑。
“喜”即喜出望外,中国麋鹿在灭绝百余年后又回到故乡之一的“木兰围场”;“笑”则为贻笑大方,即有些人误认为此举为“麋鹿在华北地区实施进一步迁地保护”实验的成功,或曰是“对麋鹿气候适应性”实验的严峻挑战。殊不知,“木兰围场”早在数百年前即为中国野生麋鹿的故乡之一。现根据有关资料,追昔抚今,对“木兰围场”与麋鹿的夤缘及今后生态保护予以略述。
一、麋鹿孑遗繁衍纪略
麋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麋鹿属,拉丁文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因其角似鹿,头似马,尾似驴,蹄似牛,俗名“四不像”子。麋鹿在中国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考古发现,早在1万年至4000年前,麋鹿主要分布在西至山西汾河流域,北至辽宁康平,东到浙江余姚,东南到沿海平原及台湾;另据有关资料载,历史上麋鹿在中国东北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湿地处均有踪迹。
可能由于麋鹿天性较温顺,易于被人类捕杀,其适宜的生态环境如水域、湿地、水草等既受到人类的破坏,也曾发生自然变迁,故使麋鹿的野生种群由逐渐减少到最后灭绝。有的资料载,中国麋鹿野生种群在1000余年前的宋代绝迹。但也有的史料载,到300年前清代康熙朝还多次猎获过野生麋鹿。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皇家开始在苑囿驯养麋鹿;清康、乾朝在北京南海子(今大兴区)苑囿内驯养麋鹿200多头。
据史料载,清同治四年(1865),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在北京南苑发现了麋鹿这一神奇的动物,遂在此后的几十年,不断有外国人把麋鹿活体运往欧洲一些国家的动物园。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欧洲各动物园的麋鹿面临灭绝的威胁。幸亏虽为封建皇室贵族,但却爱惜生灵的英国公爵十一世贝德福特,自费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水草丰茂的乌邦寺自家庄园内,并精心养护,使之生息繁衍。
清光绪二十年(1894),北京南苑围墙因永定河水泛滥冲垮,逃逸的麋鹿被饥民们猎杀食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把皇家苑囿的仅存的麋鹿或运往欧洲或杀而食之;从此麋鹿种群在中国彻底灭绝。
二十世纪的1985年2月,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麋鹿种群,使麋鹿这一世界珍稀野生动物回到阔别100余年的故乡。第一批于1985年向中国提供22头,被放养到北京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原南海子皇家鹿苑),第二批于1986年8月英国7家动物园向中国提供39头,被放养位于江苏省沿海的大丰市新建国家级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第三批于1987年又提供18头。英国先后向中国提供麋鹿79头。
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大兴区南海麋鹿苑迁徙麋鹿64头,放养到位于湖北省长江畔的石首市天鹅洲新建国家级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2008年9月,由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提供10头麋鹿(其中雌雄性各5头),放养到位于河北省北部围场境域的国家级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不幸的是,因故雄性死亡2头。
截止2012年,全中国包括北京、江苏、湖北与河北等自然保护区放养的及几十个公园圈养的麋鹿总数量1500余头,占全世界50%以上。
二、康熙于“木兰围场”猎麋鹿
据清代史资料载,康熙皇帝玄烨(以下简称康熙)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今之河北省北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域及其周边建立了南北200余里,东西300余里,周环1300余里供皇家专用的封闭式禁苑猎场,后被称为“木兰围场”。“木兰”为满语,汉译意为“哨鹿”,即以“吹哨诱猎鹿”的意思,此表明当时的围场虽然不仅仅猎鹿,但是围场内鹿科动物,如马鹿、梅花鹿、狍鹿乃至麋鹿等可猎数量较多。当时可能为便于围猎,又根据野生动物分布区域或植物生长情况或其他自然特点,把整个“木兰围场”区划为70左右个猎区(亚围场),号称“七十二围”,并分别以蒙古语或满语或满汉混用语命名,如“珠尔噶岱” ①围、“巴尔图”② 围 、“布扈图”③ 围、“巴颜陀罗海”④ 围、“哈里雅尔”⑤围、“永安湃色钦”⑥ 围等。
注释:
①蒙语,汉语译意有六棵大树的地方。②蒙语,汉语译意虎多的地方。③蒙语,汉语译意鹿多的地方。④蒙语,汉语译意山头林木茂盛处。⑤蒙语,汉语译意山蒜多的地方。⑥满语,汉语译意河源在沙岗处。
据清廷翰林院庶吉士汪灏《随銮记恩》载:“康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