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古诗浏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古诗浏览

古诗词阅读方法的探究 古诗阅读七步法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中学 赵丽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具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词曲等,因此,几乎每年中考,古诗词的阅读积累的分值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古诗词阅读与积累就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古诗词的阅读方法还没有引起更多的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不少教师对诗词的阅读仅仅停留于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和背诵上,或者仅满足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填空的需要。自然距离培养学生的诗词阅读能力差之甚远,因此,这几年我在教学中致力于对古诗词阅读方法的探究。 我在多年教学当中不断的摸索总结诗词的阅读规律,总结了古诗词阅读七步法。也就是说一首古诗拿到手,用总结的这七步教学法,学生们自己就能根据这七个步骤有的放矢的,有规律可循的自己阅读,同时也能达到语文大纲的要求。这样同学们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也省时省力,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把这七个步骤介绍一下。 第一步 要了解这首诗的题材 第二步 了解作者 第三步了解写作背景 第四步 朗读 背诵 了解诗词的大意 第五步 了解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第六步 了解明确这首诗的名句 第七步 明确诗词的中心 或者情感 例如《春望》阅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步:明确题材 本诗是一首 五言律诗 第二步: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 HYPERLINK /view/2874.htm \t _parent 河南巩县(今 HYPERLINK /view/147781.htm \t _parent 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HYPERLINK /view/406111.htm \t _parent 杜少陵,杜工部等, HYPERLINK /view/696433.htm \t _parent 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 HYPERLINK /view/414553.htm \t _parent 新安吏》《 HYPERLINK /view/155652.htm \t _parent 石壕吏》《 HYPERLINK /view/414552.htm \t _parent 潼关吏》)“三别”(《 HYPERLINK /view/155660.htm \t _parent 新婚别》《 HYPERLINK /view/414550.htm \t _parent 垂老别》《 HYPERLINK /view/414549.htm \t _parent 无家别》)。原籍湖北 HYPERLINK /view/48869.htm \t _parent 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 HYPERLINK /view/16936.htm \t _parent 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HYPERLINK /view/57285.htm \t _parent 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 HYPERLINK /view/3106168.htm \t _parent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第三步: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第四步 朗读 背诵 了解诗词的大意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第五步 了解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手法:移情于物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修辞:对偶: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六步 了解明确这首诗的名句 感时花践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第七步 明确诗词的中心 或者情感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