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景观河道工程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观河道工程概况 校区景观河道自西南至东北方向斜穿校区北区,由自然冲沟和取土坑改造而成景观河道和中心湖,全长1.1km,下游与长清湖相连。设计面积13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0公顷,水域面积3公顷,蓄水量25600m3。 景观河道工程,着力塑造充满生机、活力、自然的滨水空间,保护现状植被增加绿化多样性,融合校园文化和专业元素,凸显校园山水格局,形成滨河生态文化景观轴。 景观河道按照一脉、三带、一中心、多景观节点布局。 一、一脉 是指整个景观河道,由西及东的水系贯通整个校园,汇入长清湖。中心湖将景观河道分成两段,二龙戏水的形态跃然入目。 二、三带 景观河道设计自西向东分成了三带,即:科技文明滨水带、湖区风情滨水带、生态休闲滨水带。 1、科技文明滨水带 位于景观河道的上游,教学实验楼群围合区域河段本段主要考虑雨季行洪需要,兼顾与3号教学实验楼群的协调和师生的活动空间。通过溪流两侧湿地景观的营造,达到上游生态净水、滤沙的作用。同时适当将机械工程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形成环境工程与机械工程的室外教学场所, 结合水中水生植物打造野趣秀美的景观效果。 该区驳岸主要考虑防洪要求为主,采用抗冲刷能力较强的自然生态式驳岸和砌筑驳岸结合的形式。在现状基础上,岸边种植湿地植物,利用生态的方法沉沙滤水。 科技文明滨水带在整个布局中共设有多个节点,主要节点如下: ⑴、节点①——2号车行桥节点。位于学校西南入口2号车行桥两侧,岸边冲刷较为严重,此处将增加排水设施。现状2号车行桥采用淳朴古典的石栏杆,上游现状排水暗涵设置砌石挡墙,改造后将延长部分砌石挡墙,以保证驳岸支护效果和与已有工程的协调性,并以朴实自然的景观置石做桥头护坡处理。 2号车行桥节点 鉴于此处为河道始端,两道排水暗涵出口汇集于此,雨水汇入时泥沙较多,且偶有生活污水排出。为了减少生活污水和泥沙流入下游,并保证行洪的需要,在车行桥下设置了第一道截污沉砂砌石矮坝,并通过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使泥沙和污水在上游有所沉积和净化,以保证中游及下游水质的清澈。 此区域内适当点缀观景亲水大型乔木,提升车行桥周边环境。 结合该处地形特点,在河道南岸2号车行桥的西侧布置两个洗车位。 ⑵、节点③——启迪广场。启迪广场位于河道上游一级园路的起始位置,为了增加行人在桥上对河道的观赏性,及河道景观中人的参与性,设计了亲水平台和局部滨水步道。 启迪广场节点 ⑶、节点④——滨水广场。滨水广场与启迪广场隔河相望,将机械中的齿轮等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以体现交院文化及机械工程的主题。园路铺装采用卵石和石材结合的形式,中间立砌黑色卵石,两侧石板交错布置,形成质朴的铺装园路形式。 滨水广场节点 ⑷、节点⑤——石拱桥。位于3号教学实验楼群围合河段上的步行桥,是完全按照赵州桥的实体数据缩小比例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桥体采用石材镶面和石雕栏杆,使得桥梁更具有古朴韵味,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石拱桥节点 ⑸、节点⑥——机械广场。位于河道北岸3号教学实验楼群东侧,从建筑的中庭向外延伸出一小型活动广场,临近水边设计为柳叶形亲水平台,平台上采用机械零部件拼接而成的雕塑,机械的质朴与石材的浑厚演绎出质朴的景观风格。 机械广场节点 ⑹、节点⑦——叠石汀步水坝。设置在文体馆南侧河道、亲水木榭的西侧,用于拦蓄水。 叠石汀步水坝节点 ⑺、节点⑧——亲水木榭。文体馆南侧有较大的活动广场,延伸至河道贴近水面处设计木质亲水平台。师生在活动之余,也可以在水边休憩放松。 亲水木榭节点 该区的步道主要以自然的质朴的石材铺砌道路为主,水边布置湿地栈道,形成自然野趣的生态道路系统,局部点缀滨水平台。 在道路两侧放置废弃的机械、船舶零部件,形成抽象的雕塑景观,成为工程师之路,与野趣秀丽的湿地景观交相辉映。 将现有的蒲草等湿地植物进行梳理,使中心水面开敞,增强湿地植物的多样性,达到湿地净水的要求,起到生态示范作用。在上层乔木的基础上增加各种灌木植物及部分水生植物。 2、湖区风情滨水带 位于图书馆西侧,校园三轴相交的中心腹地,是整个景观河道工程的核心。 中心湖(报告厅上方鸟瞰) 通过简约现代的设计手法,朴实自然的植物搭配,形成开阔纯净湖岸线。流畅的湖边曲线和以大草坡为主的疏林草地空间,将交流、互动、赏景、晨读融为一体,体现学院派景观特点,形成山、水、建筑、人,交相辉映的优美校园景观。 湖南岸设计定位为生态型开敞漫步空间,场地中主要游园路以南以现状密林为主,靠近湖边的区域采用疏林草地,作为人行空间与湖面空间的过渡。自然简洁的草坪漫坡,浓密的生态背景林,给学生提供一份融入自然的纯净,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 湖面倒映了周围的一切静态与动态的事物,天空的变幻、植被的迹象变迁,都被如明镜一般的湖面所倒映,他就像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洞悉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由于该地区为雨水渗漏区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