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巴陵戏语音的本土化特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戏中乡音最动人——浅析巴陵戏语音的本土化特色 摘要:作为地方戏,语音的本土化是湘北大戏巴陵戏生命力的源头。巴陵戏产生、流行于与湖北省接壤的湖南北部地区,因此其声韵受到西南官话影响入“湖广音”,其声调几乎完全使用受湘方言、西南官话和赣方言影响的岳阳本地方言声调,这些都是构成巴陵戏语音本土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巴陵戏;语音;湖广音;地方调 巴陵戏简介及剧本版本情况 湘北大戏巴陵戏从萌芽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与昆剧、婺剧、藏剧、祁剧同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被文化界称为“戏剧化石”[1](8)。虽然在2006年巴陵戏就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如今全国仅有一个巴陵戏专业演出单位,即岳阳市巴陵戏剧团。这种历史悠久的地方戏仍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拯救巴陵戏的工作之一就是整理、保护其传统剧目——这是古老剧种最有价值的部分。然而如今整理出来形成文本的传统剧目只有30多个,且仅有15个左右的剧本可以公开,因此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来自巴陵戏可公开的15个传统剧本。这15个剧本是《假棺材》、《薛刚反唐》、《九子鞭》、《抢伞》、《打差算粮》、《打鼓骂曹》、《打龙棚》、《女斩子》、《摘梅推涧》、《桂枝写状》、《秋江》、《牧虎关》、《滚鼓》、《三春围城》、《三搜索府》,其中公开出版的只有3个,分别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56年和1957年出版的《九子鞭》、《打差算粮》及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滚鼓》,其余均为岳阳巴陵戏剧团或湖南图书馆收藏的油印本。故只有三个公开出版的剧本有页码来源。 入“湖广音”——声韵深受西南官话影响 湘北重镇岳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受到多种方言影响,导致其内部方言呈现出差异,大体上可以分为受鄂东南和西南官话影响的北方方言片,湘、赣交叉方言片,赣语方言片和新湘语方言片[2](1-2),这种丰富而复杂的方言情况在当地大剧种巴陵戏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巴陵戏语音的地方色彩来自“中州韵”“湖广音”与岳阳地方土语长期结合而产生的舞台化湘北方言。 戏曲中所谓的“湖广音”实际上是指湖北地区的西南官话语音。与鄂东南相接的岳阳地区在语言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并且巴陵戏在产生之初受湖北大剧汉剧的影响最大,因此其语言用“湖广音”念唱是很自然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巴陵戏在湘北、鄂东南、赣西北地区盛行,其在这一大片地区就充当了语言的传播媒介,岳阳方言今天呈现出广受北方方言影响的状况与此有很大的关系。”[3](2) 以巴陵戏的唱词、韵白和口白中的声韵与湖北通城、监利一带(靠近岳阳的鄂东南地区,也是巴陵戏广为流行的地区)的方言声韵对比发现,巴陵戏的声韵中多有“湖广音”即西南官话的痕迹。 (1)西南官话对声母的影响 舌尖后音[t?]、[t?‘]、[?][t?]、[t?‘]、[?][t?]、[t?‘]、[?][t?]、[t?‘]、[?][t?]、[t?‘][?]念为零声母音节。岳阳方言中有[?]声母存在,而湖北通城方言中没有[?]母,“入、日”皆是零声母[4](1317),而巴陵戏中“扔、仍、容、若”等普通话为[?]声母的字也是零声母,如: 你就是铁打的心,也要软[y?n]三分。(《三春围城》) 零声母音节念成[ni-][?]。如[ni-]与[?]与韵母相拼。这与通城方言中疑母读[ni]的调查相同[?o]还戴咯个帽,还穿咯个袍?(《薛刚反唐》) 巴陵戏字音在舌尖前声母[t?]、[t?‘]、[?][ts]、[ts‘]、[s][ts]、[ts‘]、[s] 儿夫妻可比一张[tsɑ?]弓,万马军中逞威风。(《薛刚反唐》) 同湖北通城方言一样,巴陵戏的唇音[f]与喉音[x]有等字的声母为[f],[f?n]。(《假棺材》)”;而声母为[x]ɑ?],难道拿着百姓压着你家老爷不成?(《打差算粮》)(第5页)”。值得注意的是岳阳本地新老派方言中也有混用这两个声母的情况:“新派[f]母混入晓匣合口字,老派不分”[3](93)。 西南官话对韵母的影响 普通话中[t]、[t‘]、[n]、[l][ts]、[ts‘]、[s][t?]、[t?‘]、[?]等声母与韵母[u]拼合的字,巴陵戏字音韵母与汉口、通城、监利方言[?u]如[t?u]还是你狠心。(《女斩子》) 同样情况的还有“图、奴、鲁、竹、楚、 叔”等字的读音。因此巴陵戏韵辄产生了与北方说唱文学所用的“十三辄”之间的差异,在此“姑苏”韵变作了“油求”韵。在岳阳方言中也有大量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声母与舌尖中音声母与韵母[u]拼合的字韵母变为[?u]的情况,如“租[ts?u]、初[ts‘?u]”[3](96)。 普通话中[p]、[p‘]、[m ]、[t]、[t‘]、[n]、[l]、[t?]、[t?‘]、[?]等声母与韵母[??]拼合的字,巴陵戏字音的韵母则与通城、监利方言一样,均为[?n],如 把弟的冷[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