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汉西翻译中的礼貌对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语言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是该语言社团成员的发音习惯、表达习惯以及语言逻辑习惯长期形成和演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用以表达主、客观世界的方式也被赋予了该语言群体的民族、文化特征。随着现代翻译学发展,翻译家们逐渐突破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将语境、交际、功能等概念引入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按照等效翻译理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文中再现源语中相同的信息以及交际功能,如面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译者应当在准确传达原文的字面含义的基础上,兼顾两种文化的礼貌差异,在译文中传达相同的礼貌含义。因此,礼貌对等强调功能的等同,而不是简单语音、词汇、句法层面的对等。本文拟对中西语用礼貌进行比较,探讨如何处理汉语中特殊的言语礼貌现象,以实现汉语-西班牙语翻译中的礼貌等效。
中西礼貌对比
礼貌研究成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源于1978年美国语言学家Brown和Levinson发表的专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Brown和Levinson研究的礼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不等于语义上的尊敬抑或褒扬,而是指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采取各种语言手段,以创造合作、愉快的交际氛围,避免、减少矛盾,维护、协调、推进双方的关系,最终实现各自的交际目的的语言策略。
语用礼貌的核心是“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自己在公众中争取和保持的个人形象(public self-image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许负面面子positive-politeness strategies),反之为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politeness strategies)。
尽管Brown和Levinson提出奠定了礼貌语用研究的基础引起质疑to save one’s face,其词义源于中文的“留面子Mao, 1994: 454)。Hu指出中文的面子包含“面子”和“脸”两个方面,其中,“面子”是指建立在个人成就、职场地位、经济能力等方面的总体社会地位;“脸”则指的是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尊重社会道德标准和因此而获得的尊重(Mao, 1994: 458)。在此基础上,顾曰国(1992)也指出“面子”与“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社会正价值较后者的低。“没面子”说的是某人做了与其社会地位不相符的事情,并无大碍,而“不要脸”则要严重得多,是说该人做了所谓的伤风败德之事。此外,中西“面子”差异还表现在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在社会价值体系上的不同,如下图所示(贾玉新 ([1997] 2002):75-76 可忽略 感恩戴德 东方 西方 和谐 东方 西方 谦逊 东方 西方 命运 东方 集体取向 东方 尊老 东方 权威 东方 西方 效率 西方 东方 个性 西方 东方 守时 西方 东方 侵犯性 西方 东方 争先 西方 坦率 西方 东方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Brown和Levinson的正、负面子与汉语的“面子”和“脸”并不对等。虽然正面面子与“面子”和“脸”的部分概念对应,但是汉语中缺少负面面子所包含的个人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隐私权等含义。第二,中西方对面子即礼貌的评估标准不相同,中国文化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对现有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服从,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中西方对礼貌的评估方式也不同。西方人的面子侧重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自由、权势和他人的尊重,而中国文化中个人的行为和成就并不直接反映在面子的高低上,而是通过个人所属群体的评价反映出来(Mao, 1994: 460)。这种个人成就和面子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文化中“面子功夫”和“阿Q精神”存在的必然性。
汉西礼貌对等翻译
礼貌作为人际交际的重要规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中国和西班牙两种文化面子观的差别决定了两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在翻译(特别是口头翻译)的过程中,作为交流媒介的译员,对于约定俗成的礼貌表达用语,译员应当排除语言形式的拘束,按照目的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地道的表达方式,以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和文化冲撞,实现交际目的。当然,语用对等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中-西两种语言形式,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包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俗,熟悉语言中包含的礼貌特征。下面我们以汉语中特有的礼貌形式为例浅析汉西翻译中的礼貌对等问题。
“自卑”的谦虚
由于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而贬低自我形象,隐藏自身长处、成就的谦虚也成为中国人的重要美德之一。汉语中的“树大招风枪打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基础过关卷【新教材带答案】(机构用).docx
- 2021-2022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思维导图;.docx
- 2022年山东省新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VIP
- 2020-2021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 VIP
- (中联牌)R335-16RB 塔式起重机操作手册(20220613.pdf VIP
- 2020-2021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062word格式支持编辑修改也支持打印使用小学生儿童成长档案幼儿园模板个人电子版a4记录纪念手册.docx VIP
- 读书课件分享(认知觉醒).pptx VIP
- 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教案10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