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护理环境美终稿.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六 章 护理环境美 学习目标 环境,一向为我们所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的总和。护理理论学家罗伊(Roy)把环境定义为“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发展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护理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也包括与护理专业有关的治疗性环境。环境、人、健康和护理被公认为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作为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的环境,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类通过自身的应对机制适应与改变环境;另一方面,环境的优劣也不断影响着人的健康。 环境美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周围空间条件的美,是人对环境的审美功能做出的一种主观评价。广义的环境美包括山川草木、气候风物等自然环境的美和社会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社会环境的美。狭义的环境美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具体环境场所的美。 护理审美环境是指有助于增进人的美感、以维护个体或群体身心健美与健康为目的,优美、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包括生理性审美环境、心理性审美环境与社会性审美环境。在当今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前提下,护理审美环境应对病人的身心状态有积极的影响,并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需要。 护理审美环境的重要意义 医院,是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但对病人而言,医院既是治疗疾病走向康复的希望的摇篮,又与疾病的痛苦息息相关。南丁格尔曾指出“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可见医院环境对病人影响重大。除了生理方面的影响,从美学角度看,良好的医院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也很大,高大而和谐的建筑物,淡雅、整洁的诊室和病房,井井有条的医疗秩序等,都可以使病人获得安全、舒适、温馨的感觉,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因此,良好的护理审美环境有着减轻病人痛苦,满足病人的安全与舒适需要,从而有利于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意义。 护理效果价值 对病人而言,医院往往与病痛相关,从而带来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如何使医院这一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变成真正关爱生命、促进健康的场所,护理人员作为守护人类健康的“白衣天使”,对营造与维持良好的护理环境重任在身,而良好的护理审美环境应体现安全、整洁与舒适的效果,体现有利于病人疾病康复与身心健康的氛围。 安全 安全是住院病人最根本的需求,要保障病人生命与心理的安全,既需要良好的医疗环境与医护技术保证,也需要良好的医疗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心理环境来促进。 1.生理性安全 维护病人的安全是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只有在安全的环境,病人才有可能身心放松,舒心地接受治疗与护理,促进早日康复。病人的生理安全要求达到以下效果:(1)避免机械性损伤:跌倒,坠床是最常见的威胁安全的现象,护士应充分评估病人的情况与潜在的环境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保持病室地面干燥、整洁,洗手间等易湿滑的房间铺设防滑地板;通道、楼梯等进出口处避免堆放杂物,防止发生撞伤、跌倒;物品摆放应整齐、稳妥,便于病人拿取;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偏瘫病人及婴幼儿使用床挡、约束带等保护器具进行保护,以防坠床。(2)避免温度性损伤:医院内易燃、易爆物品较多,如乙醇、氧气、乙醚等,应加强安全管理,定期对病人进行安全知识宣教,防范事故的发生;病房内应配置灭火器,对易燃易爆物品应妥善保管,并设有防火措施,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对医院内各种电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以防发生由于电所致的温度性损伤;护理人员在应用冷、热治疗时,鼓励病人及时反映不适,以免冻伤或烫伤。(3)避免生物性损害:包括微生物及昆虫等损害,微生物可导致交叉感染,使疾病反复传播,护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同时,应注意病房环境卫生,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避免通过叮咬传播疾病,危害健康。 2.心理性安全 满足病人心理安全的需要,主要是避免医源性损害及满足病人的各种心理需要。(1)避免医源性损害:医源性损害是指由于护理工作人员语言、行为或操作上的不慎、不当或诊治失误造成病人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因此,要注意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安全。(2)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首先,每个病人都有被关心与被尊重的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应对病人一视同仁地关心与爱护,尊重病人的不同性格与生活习惯,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其次,病人对病情有知情的需要,在充分了 图6-1 更具安全感的开放式护士工作站 解其病情及治疗措施、护理方案的基础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