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02负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2.1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要点 (3)负反馈的基本作用是将引回的反馈量与输入量相减, 从而调整电路的净输入量和输出量。 (1)交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具有 稳定的比例关系,任何因素引起的输出量的变化均得到抑制。由于输入量的变化也同样会受到抑制,因此交流负反馈使电路的放大能力下降。 (2)反馈量实质上是对输出量的取样,其数值与输出量成正比。 P265 (2)从输入端看,反馈量与输入量是以电压方式相叠加,还是以电流方式相叠加,可以判别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对于具体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首先应研究下列问题,进而进行定量分析。 (1)从输出端看,反馈量是取自于输出电压,还是取自于输出电流,可以判别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则为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则为电流反馈。 反馈量与输入量以电压形式求和,为串联反馈 反馈量与输入量以电流形式求和,为并联反馈 6.2.2 四种负反馈组态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 注:有负反馈时运放都看作工作在线性区,i+ = i- =0,u+ = u- 二、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净输入电压等于外加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 (2)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流很小,适用于输入信号为 恒压源或近似恒压源的情况。 (1)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能够稳定 输出电流。 小结 三、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净输入电流等于外加 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 四、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净输入电流等于外加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 i+ = i- =0,u+ = u-=0(反相端为虚地) R3、RF并联分流 四种负反馈组态的放大倍数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 转移电阻 转移电导 电流放大倍数 6.2.3 反馈组态的判断 并联:反馈量 输入量 接于同一输入端。 接于不同的输入端。 串联:反馈量 输入量 电流: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电压: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为零。 课堂练习3:判断下图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还是电流负反馈 a. 令输出电压为零,反馈电流不存在,所以是电压负反馈 b.令输出电压为零,反馈电流仍存在,所以是电流负反馈 [例6.2.1] 判断下图中的反馈组态。 1.反馈通路:T、 R2与R1 2.交、直流反馈 3.瞬时极性法判断:负反馈 4.输出端看:电流负反馈 5.输入端看:串联负反馈 总之:电路引入了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P269 [例6.2.2] 判断下图的反馈组态。 1.反馈通路: T3 、 R4与R2 2.交、直流反馈 3.瞬时极性法判断:负反馈 4.输出端看:电压负反馈 5.输入端看:串联负反馈 总之:电路引入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P27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4 拉普拉斯逆变换.ppt
- 5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ppt
- 54-库存物资防霉、除霉.ppt
- 54“三基”培训计划.doc
- 54分式的加减2.ppt
- 54剖管灌注封合法.ppt
- 54现代商贸城情况介绍.doc
- 54综合零件四.ppt
- 555电路报警器制作.doc
- 55分式方程2.ppt
-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影响评估报告[001].docx
- 智能云仓项目前景分析与市场潜力探索.docx
- 医疗行业环保政策2025:绿色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无害化技术应用前景.docx
- 2025年汽车后市场服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ocx
- 代收款服务协议书范文二零二五年.docx
- 2025年陶瓷行业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艺在智能家居系统芯片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城市配送升级:2025年即时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解决方案报告.docx
- 2025年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先进制造工艺中的选择与创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