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2算法原理与实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
设计两个踏板,分别表示加速踏板和减速踏板,脚和踏板的移动位移和速度变化量
成正比关系。图4.19a,b中虚拟人踩红色踏板,由速度表指针可看出速度在减小;c,
d中虚拟人踩绿色踏板,由速度表指针可看出速度在增加。
图4.19速度与踩踏板运动的对应
4.3驾驶中的编队协调行为
4.3.1行为分析
在多车辆协调行驶时,本课题主要针对跟随车驾驶者的智能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此
时,主要是虚拟人驾驶车辆跟随领队车行驶,因而跟随车驾驶者的行为不涉及有目的的
规划,它们只要跟随着领队车,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速度,保持跟随状态,同时还要
与其它跟随车辆进行协调,组成一定队形并避免相互间碰撞。此时,虚拟人的驾驶行为
是对应第3.1节所述驾驶行为模型的第三层操作层,即实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从本质
土讲,这是一种导向行为。对此时虚拟人的驾驶行为可用算法实现。
虚拟人驾驶跟随车紧跟领队车行驶时,其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若跟随车速度太快,
会与领队车相撞;速度太慢,又会被领队车甩到后面。同时为保持跟随车彼此之间的协
调和对道路情况的适应,跟随车之间要避免相互碰撞,跟随车还要避开静态的障碍物。
以虚拟世界中生物结群运动的实现1261)7参考,使用导向、限速与排斥相结合的算法实现
了虚拟人智能驾驶的编队协调行为。
4.3.2算法原理与实现
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
4.3.2.1算法原理
算法原理如图4.20所示:黑圆表示领队车,白色圆代表各跟随车。灰圆表示某跟随
车所要到达的目标点,所谓目标点指该跟随车要达到的位置,由领队车位置决定,若只
用跟随领队车,则目标点就是领队车位置;若要保持一定队形,如三角形,领队车为三
角形顶点,该跟随车要在三角形底边顶点,则其目标点为三角形底边顶点。
RI为减速半径,是指跟随车在R1之外,将恒速行驶:在RI之内,其速度大小与
它和领队车的距离成正比。每一辆跟随车都以其位置为圆心,设定一个半径为R2的圆,
R2为安全半径,是指此半径外的其它跟随车对此跟随车的运动没有影响,半径内的车
辆会对此跟随车的运动发生影响。
导向力是领队车对该跟随车的作用,排斥力是其它跟随车对该跟随车的作用,该跟
随车将以两个作用合成后的方向角和由限速得到的速度值行驶。
合成后的速度方向及大小
排斥力
图4.20编队协调行为算法的原理
4.3.2.2算法实现
1)跟随车的速度确定
设定减速半径R1(经验值),跟随车与领队车距离大于RI,跟随车以最大速度 (经
验值)行驶:若小于RI,则跟随车越接近领队车,速度越小,理论上与跟随车位置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
合时,速度为零。这就是算法中的限速。减速半径RI及最大速度选择过程将在后面介
绍。
(式4.3)
凡领队车位置,P一本跟随车位置
2)导向力的确定
导向力是领队车对跟随车的作用,定义为由当前位置指向目标点的单位矢量即方向
角。
下I Po一P (式4.4)
r’称二万一万
IPo一PI
式中
Fl一导向力
P。一目标点位置,P一本跟随车位置
3)排斥力的确定
所谓跟随车之间的协调,就要在跟随时避免彼此之间发生碰撞。使用排斥力可有效
避免碰撞。一般群体中检测碰撞的方法是:设定一个预检测时间,由各物体速度求出未
来位置,看各物体运动轨迹是否相交,此方法在检测物体较少的情况下经常使用。在本
课题中采用另一种方法,仅考虑各车位置因素,由于不考虑速度,处理加快,经过程序
验证,跟随车之间可有效避免碰撞,效果令人满意。
以一辆跟随车为例,安全半径 R2(经验值,其选择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