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pdf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pdf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6,44(2o):107—108,213 责任编辑 李 占东 责任校对 况玲玲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 徐晓明,程攀,陈龙,曲姗姗,阴云伙,田发春,彭炳生,吴帅,李土明,周卫营 (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 [目的]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方法]以B5为供体材料,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B5所含的Bpm4和Bph15基因导 入两系不育系1892S,获得符合两用核不育系标准的株系S136、S179、S192。[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3个株系分别携带Bphl4+ Bphl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3个两系不育系都高抗褐飞虱。f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组合提供 了亲本材料。 关键词 水稻;两系不育系;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选育 中图分类号 $5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0—107—02 BreedingTGMSLineswitbResistancetoBrownPlanthopperbyMarker-AssistedSelection XUXiao-hong,CHENGPan,CHENLong,ZH0UWei-ying etal (JiangxiHongyiSeedScienceTechnologyCo.,Ltd.,Nanchang, Jiangxi330()461 Abstract [Objective]丁heTGMSLinewiththeresistancetobrownplanthopperwasbred.[Method]Thegene:Bph14andBph15,con— tainedinricematerial—B5wastransferredintotheTGMSLiBe1892Sbymeansofmarker.assistedselection (MAS)andthreeTGMSlines (S136,S179andS192)weresuccessfullydeveloped.fResultfTheresultofmoleculartestandevaluationshowedthatthreelineswerewith theBphl4andBphl5andtheidentificationinartificialinoculationofinsectindicatedthattheresistanceofthreelinestoBPHwashigh.ICon— clusionfThericematerialwasprovidedforthebreedingofthehybridricecombinationwiththeresistancetoBPH Keywords Rice;TGMSline;Brownplanthopper;MAS;Breeding 褐飞虱(Brownriceplanthopper)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 在塑料盆内(6ocmx40cm×15cm),每个不育系插一行 ,每行 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防治的主要手段是药物防治, 15株,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以TNI作为感虫对照。当稻苗 对环境破坏较大。选育抗褐飞虱品种是防治褐飞虱最经济 长至2叶1心时间苗,每行保留10株,每株接褐飞虱2—3龄 有效的方法 。随着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 若虫5—7头。参考文献[8]对供试不育系进行抗性评价。 育抗褐飞虱品种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表 明,有 30个抗 表1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引物序列 褐飞虱基因被发现,利用这些基因选育抗褐飞虱品种 已成为 Tablel IinkedMarkerofResistanceGenetoRiceBHPanditsPrim. 防治的关键。武汉大学用药用野生稻转育的B5含有 2个抗 erSequence 褐飞虱主效 性基因Bphl4和Bphl5,分别被定位在第3染 色体长臂和第4染色体短臂上 J。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 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系不育系,株叶形态好,米质优,所配 组合产量高,抗倒伏性好但高感褐飞虱 。笔者用B5作为 抗源 ,以1892S为受体,利用插入缺失标记 (InDe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