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

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一、认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 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感成分,包括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自我调控——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是什么?(爱做事、闹独立) 为什么会爱做事、闹独立呢?这就需要了解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儿童的心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一)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0—4个月) 初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出生时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分析学家玛格利特·玛勒把新生儿比作蛋壳中的小鸡,他们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还不具备本体性,所以会经常发生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脚当玩具来玩耍的情况。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我意识萌芽 (5个月至1岁) 1. 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5—9个月) 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成人的教育,婴儿的动作开始转向外部环境,他们开始喜欢摇摇棒、捏发声的玩具;但这时婴儿还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的玩具来玩耍,他们嘬手指,用自己的小手搬弄小脚,同时伴随着呀呀声,啃吮小脚。婴儿开始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够自己用手去抓东西,同时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他们显示出对镜像的兴趣,注视它、接近它、微笑并咿呀作语,但对自己的镜像和其他婴儿的镜象反应没有区别。 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9—12个月(1岁) 9个月开始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主观感觉的关系,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产生的结果的关系。婴儿如果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当成人捡起来时,他们就会有意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在反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间的关系,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1岁左右的婴儿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他们会要求自己做事情-,例如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喝水,而拒绝成人的帮忙。出现最初的独立性(表现为爱说“我要自己来”)。 3.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12个月—15个月) 12个月(1岁左右)开始渐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但不能区分自己身体和别人身体的器官。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丫丫吃饭……,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但是,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孩子在镜子前的反应,把镜子当作游戏伙伴,亲吻它,和它贴脸。在13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儿开始区分自己和别人,能通过照片来指认自己,也能在自己和其他婴儿的合影中准确地找出自己。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三)自我意识形成(15个月—24个月) 点红测验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自己那抹了胭脂的鼻子;但绝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 两岁以后的儿童,渐渐能够懂得“我、你、他”这些人称代词,在生活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意识到身体内部的状态。如:“我肚子疼”…… 此时,也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意向。两三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一些要求时,儿童并不听从,经常说“我不……”,行为上表现出“爱做事、闹独立”等特点。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四)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24个月后) 儿童开始懂得“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做错事后知道脸红害羞。 幼儿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这时幼儿的自我评价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还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情绪性。(成人应进行正面教育,给予鼓励)      有了“我的”占有感。 三、自我意识的教育 自我意识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个体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进行儿童的自我意识教育。 “闹独立”和 “爱做事”可以说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最突出表现,也是最使家长头痛的事。从教育的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