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股权制与其它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分析
引 言
2001年10月23-26日,笔者有幸在实习期间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赴湖北省襄樊市调研“动态股权制”,并撰写了调研报告。期间,笔者第一次如此全面、深入地去了解现实经济生活,第一次意识到企业这一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复杂性,也第一次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将近七年在经济学圣殿的徘徊,使笔者无法抑制理论思考的冲动,陷入了对有关企业各方面问题的思索,并偶有所得。本文试图整理这些零散的片段,从企业内部激励这一敏感角度,在理论上对“动态股权制”这一制度创新进行解释,进而加深对现代企业这一经济生活中最复杂的组织的认识。
一、现代企业的困境
现代企业“包含许多不同的营业单位,且由各层级支薪的行政人员所管理。”(钱德勒,1997)。它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具有以下特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团队生产和企业内分工形成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有限责任和规模巨大,对社会发生巨大影响力。现代企业在显示它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一)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是由米契尔·詹森(Michael 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 H Meckling)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及其所有结构》中首次提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Principal)和代理人(Agent)所面临的风险、收益和动力机制之间的契约关系。
现代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股份公司的资产委托——代理制中,股东成为委托人,经营者成为代理人,通过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法人财产制度和相应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即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经营企业法人财产,董事会再聘任经理班子来具体实施经营。社会生活的某些活动之所以采取委托——代理方式,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经济学中所说的“分工效果”和“规模经济”。但是,委托——代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工效果和规模经济之和)是以代理人忠实地服务于委托人为前提的。可是经理(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前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后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差异,同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也就是说委托人对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大小,有无机会主义行为较难观察,造成契约的不完备性,代理人可能出于各种机会主义动机——道德风险①和逆向选择②,做出各种违背委托人意愿和利益的行为,这便形成了委托——代理问题。
(二)人力资本定价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贝克尔、舒尔茨、卢卡斯等著名经济学家提出并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增进了人们对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人力资本积累和开发的重视。可是,在微观上却出现了人力资本定价问题。人力资本当然可以用重置成本定价,但是,这是在完全竞争的人力资本市场和其它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才能出现的价格。人力资本价格也可以采用预期收益贴现的方法确定,可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个体差异如此之大,以致人力资本预期收益的方差会大到无法接受的水平。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物质资本定价的问题中,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人力资本定价问题是否也可以通过拥有剩余索取权而解决呢?很多经济学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崔之元,1996;方竹兰,1997;杨瑞龙、周业安,1997,2000)。但是,人力资本如何才能拥有剩余索取权呢?
(三)利益相关者问题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某一企业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个体和群体,而不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理论”认为,“公司并非简单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入并不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作出了特殊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可看作是“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玛格丽特·M·布莱尔,1996)或“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杨瑞龙等,1998)。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了自己的专用性资本,都对企业作出资本贡献,因而也都应当有权参与企业共同治理和企业剩余的分配。80年代末以来美国二十九个洲相继修改公司法的事实,则从法律上明确和保护了利益相关者的这一权利。在这里,利益相关者概念包括企业的“特型实物资本”供给者(股东和债权人)、“特型人力资本”供给者(经营者和一般雇员)及“特型市场资本”供给者(供应商和顾客)。
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中,供应商、贷款人、顾客、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以通过明确的正式法律、法规或契约来规定。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而股东的利益往往是首位的,对企业的职工的利益经常只有不明确的劳动合同的规定,“在企业内,你无法准确描述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剑桥预备级下册u4.ppt
- 剧团选址问题.doc
- 剑桥国际一级下 3.ppt
- 剩女也要有骨气:十种奇葩男约会不得.doc
- 剪力图和弯矩图1基础.docx
- 剪力墙结构住宅楼砌筑工程技术交底.doc
- 剪纸交流ppt.ppt
- 剪裁机生产流水线台达PLC程序.ppt
-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上课用.ppt
- 副井筒拆旧按新排水管路措施.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