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员工舞弊与内部控制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 o m p a n y LOGO Company Logo 第四章 员工舞弊与内部控制 第一节、内部控制 第二节、员工舞弊手法及识别 第三节、员工舞弊的预防 一、内部控制 In Not on 以自然人的行为为对象 企业期望 偏离 认知 随大流 舞弊 差错 控制在期望之内 在企业内,行为由岗位引发 权与责 不相容岗位 重要岗位 轮岗 离岗(公休假) 检查(不定期) 流程与标准透明度 定义 :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摘自《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与执行职务分管 货币资金出纳职务与日记账 、总分类账记账职务分管 物资的保管与物资的记账职务分管 财务的保管与财务账实核对职务分管 经济业务的执行与经济业务的记账职务分管 管理职务 授权批准 作业执行 记录计算 物资保管 检查核对 多数属于不相容职务 职责分配中不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职务交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去承担。 A B 资产保管 独立记录 C A:银行 B:会计 C:银行对账单 A:出纳 B:现金收款机 C:会计 业务部门 会计主管 会计 稽核 出纳 审批 审核 记账凭证 有关明细帐 有关总帐 复核 货币资金的收付 现金日记帐 银行对账单 银行存款 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日记帐 思考:为什么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注: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二、员工舞弊常见方式 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 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 贪污收入款项; 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 主要讲述红字部分 Company Logo 案例1 我刚刚从南方中学毕业,正在等待大学开学。为了赚钱,我在经典电影院当检票员。经典电影院是最好的电影院之一。它的格调高雅,现代艺术风格,能让我感觉有点像是在奔向21世纪。 检票并不是电影院里最带劲的工作,我觉得它简单得要命。我有时间想这想那,而且养成了对我所撕的每一张票上的编号加以留心的习惯:57、58、59、60。从售票员那里售出的票应该是连续编号的,所以我这边所撕的票大体上也应该是连续编号的:61、62、63、64.但有时候我发现有跳号的现象。有一组编号总是会姗姗来迟:65、66、40、41、42。我每次上班几乎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我想这可真奇怪,很 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影响了这些编号顺序出现的规律。数字的世界是有序的、合乎逻辑的;针对没一处明显的不合理都会有一个相应的解释。我开始把解决这个问题当作智力游戏来打发上班时间。我返现每一次跳号都是发生在我休息之后。在我休息时,电影院的经理史密斯先生会接替我的工作。我留心了一下,结果又发现了一件事:每当售票员休息时,也都会出现跳号的现象。售票员的休息时间在我之后,接替他的依然是史密斯先生。 直到此时,我的业余侦探工作才不再仅仅为了打发时间。我开始怀疑有人做了什么不应当做的事,这使我感到非常不安。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史密斯先生的舞弊行为。每当他趁我休息接替我的检票工作时,都会把票放进自己的口袋,而不是把它们撕成两半。然后,当他接替售票员的工作时,再把刚才放进口袋的票重新卖出去,并把所得的钱据为己有。因此,我所看到的哪些姗姗来迟的编号其实已经是被第二次检票了。 2004 年7 月初,A 公司在对原公司老总进行离任审计中发现,有一份报销单背后所附的发票有缺失。而这张缺失的发票后来竟然在另一份不相干的报销单所附的原始凭证中出现。显然,这张发票被重复报销了。同时,新任公司老总发现,部分报销单上自己的签名是他人摹仿后签上的。作为这些报销业务的经办人,公司出纳员Y 成为怀疑对象。于是,本来针对公司老总经济责任的离任审计,却将一名公司出纳“审”了出来。 案例2 经过调查,2000 年12 月,Y 第一次尝试将自己消费的发票夹带在领导的报销单中报销了。之后,他在为领导填写报销单时,故意只写单项而不写合计,等经手领导签名后,夹带上自己的消费发票再填写总数,找另一领导审核签名。有时,他又将别人已经报销了的原始凭证抽出若干张,附在自己伪造的报销单上,再冒充领导签名予以报销。Y 甚至找发票贩子购买或到熟识的商店营业员讨要空白发票,回来自己填上金额,然后冒充此领导消费,又让彼领导审核。几年下来,随着Y 摹仿的领导签名日益增多,他的“克隆”技术也日见娴熟,而犯罪金额更是“稳步增长”,从2000 年12 月至2004 年7 月案发,Y 贪污的公款已有证据证实的就达50 万余元。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