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记》与《汉书》语言特色比较大学论文
《史记》与《汉书》语言特
色比较
姓名:王晓勇 学号:200440101507 指导老师:吕玲娣
摘要:《史记》、《汉书》从选材、写人、抒情、说理到布局等方面都表现出两书各自的独特风格,而语言特色更是两者不同文风的主要表现与鲜明标志。《史记》奇谲善变的笔法、深情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语言,与《汉书》严密的布局、细致的描绘、整齐繁富的语言很不一样。语言特色不同原因是两书思想内容、两书作者写作体裁、西汉东汉思想文化状况与文学风气有所不同。《春秋》以“一言而寓褒贬”可知不同的史传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语言特色的不同。
关键词:《史记》;《汉书》;语言特色比较
同作为史传文学的《汉书》和《史记》自问世以来,人们从多种角度对其加以评价,无论是从文学体裁,还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评价,褒贬不一。《史记》写作于西汉王朝鼎盛时期,记录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着重描写的是从战国到汉初的这段时代。它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表现风云变幻的时代,刻画千古风流人物。作者经过李陵之祸后重新审视人与整个社会、历史的关系,自己的写作目的改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写作于东汉王朝的稳定时期,记录西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对当时社会面貌作全面的记述。作者写作由私人到官方,其创作目的也发生变化,变为“弘扬汉德”。目前学术界只是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说两部史学著作从选材、写人、抒情、说理到布局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而语言特色的不同是其主要表现与鲜明标志。本文就《史记》、《汉书》语言特色作一比较。
一、语言特色比较
同时作为史传文学的《史记》与《汉书》,作者在写作人物传记时非常注意通过语言的运用加强叙事的生动性,展示人物性格。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丰富生动的生活内容,任何崇高的思想感情,任何动人的故事情节,如果没有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便不可能表现出来。这里从三个方面试着比较《史记》与《汉书》的语言特色:
㈠叙事语言
⒈ 《史记》语言雄奇疏放,体现在描写紧张激烈的场面,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汉书》用语典雅,文采斐然则体现在书中多引用诗赋,收录大量的奏疏。
在描写《荆轲列传》中描写秦庭惊变的场面时,用笔尤为绝伦。开始作者先写蒙嘉对秦王的一套奉承,秦王就是带着接受降表的那种得意满足的心情来接见荆轲的。整个咸阳宫里的威严好不吓人,以至于使秦舞阳这个有名的大勇士都被吓昏了。这种极力的铺陈渲染,起着一种欲抑先扬的作用。当荆轲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的时候,《史记》中这样写的: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诏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1]
秦王一边绕柱奔跑,一边拔剑,荆珂在后面紧追不舍,殿上殿下的百官群臣一片惊慌失措,用手搏的,用药箱打的,着急害怕而又不敢上殿救驾的,千情万状如在眼前。语言短促,气氛紧张,但在叙述的高潮中,恰当的插入“秦法”如何如何,用以解释读者为什么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带刀武士也不敢上前救驾的疑问。这样一来,不仅使内容更加严密,而且使文势急中有缓,有起有伏,形成波澜,避免了叙述的呆板。
班固生活在东汉前期。赋作为文学体裁,是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它赋源于战国,经过西汉的发展到东汉已经趋于成熟。班固成长于儒学世家,擅长辞赋。这当然不可能不影响到《汉书》的写作。作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以辞赋的手法进行《汉书》创作,将文章写得典雅精巧,给人以美感。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2]何其美!美得惊世骇俗。另外作品中奏疏的收录在保存资料的同时更增加了作品语言的典雅。如《汉书·刘向传》所载刘向的《谏止山陵》和《上封事疏》二文,重厚博大,援引典故、《诗》、《书》得体,铺叙有伦,首尾相应,都是典雅严整之文。如《上封事疏》:“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四海之内,靡不和定。及至周文,开墓西郊,杂遝众贤,罔不肃和,崇推让之风,以销分争之讼。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咏文王之德,其《诗》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当此之时,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国欢于外,故尽得其欢心,以事其先祖。其《诗》曰:“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言四方皆以和来也。诸侯和于下,天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5 We’re family 第1课时(Get ready)(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中国民间传说:田螺姑娘.ppt
- 医院岗位风险分级监管制度.docx VIP
- 八年级班级工作计划第一学期.pdf VIP
- 甘肃省平凉崆峒区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硅片加工表面抛光.ppt
- 正大猪三宝饲料推广会流程和操作实务.ppt
-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安徽省医学会(发布时间:2016-01).pdf VIP
-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填表说明.doc
- TASCAM达斯冠专业音响CD-RW901MKII说明书用户手册(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