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原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原型 花牌楼34号之谜 来源:杭州日报 时间:2010-09-13 10:56:00 关键词: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原型;牌楼;李侠;秘密电台   图中花窗所在房间,即为秘密电台所藏处。照片摄于1959年,图中人为劳鉴劭儿媳。   平房前是一大天井,围墙外竖有电线杆,电线越墙拉入劳公馆内。沿台阶上行,靠左边围墙有一幢三开间平屋,原是劳家供奉黄大仙的地方。劳鉴劭一家先是住在前院厅屋楼上,后来据说那厅屋里曾闹鬼,夫妻俩遂搬到侧院供奉黄大仙的这三间平房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绘图:蒋豫生   当年法盛送饭时走过的山路,四宜亭仍在老照片提供:劳法盛劳法俭   上点年纪的人大多看过一本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拍摄),我党地下工作者李侠,在敌人的枪口下发出给延安的最后一封电报。李侠的原型是李白,1938年从延安派到上海建立地下电台,1949年5月7日,解放军已渡江接近上海时被杀害。最近,新版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1944年,李白曾到过杭州,落脚地就在城隍山脚花牌楼34号(后改为四宜路69号)劳公馆,那里曾有一个秘密电台。   《杭州坊巷录》中记载:“花牌楼巷,元代有沙子中居此,其二子同登进士第,郡守为建牌坊,曰联桂坊,花牌楼之名源此。”   我在花牌楼附近寻找当年的踪迹,早已面目全非。在河坊巷一个住宅楼门前,有一位大妈正在炒茄子,听我问到劳公馆,她眼睛亮了。今年78岁的黄杏花从小住在花牌楼,依然清楚记得,小辰光常常同小伙伴一起去劳公馆门口玩。两扇大大的铁栅门,左面门柱下砌着“劳界”碑石,大门平时不上锁,她们喜欢攀在铁门上,将门推来推去地玩。若是给劳公馆拉黄包车的阿毛师傅碰着了,就会边赶边骂:“格班小鬼——”   劳公馆,塘栖人劳勤余(劳少麟)于民国初年购置。劳少麟曾在北洋政府任佥事,后告老还乡,当过塘栖市西镇镇长。劳少麟的二儿子劳鉴劭在上海持志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学校停办,劳鉴劭携妻小回杭州花牌楼,在清泰街一家“东南物资贸易公司”任副经理。此公司是汪伪特务机关下面的一个经济组织,各种生意都做,据说,新四军穿的军装,有部分还是此公司从上海进的布料。   当时的花牌楼只是一条不宽的小街,早年有过牌楼,巷道中间铺青石板,石板下面是排水沟,两边砌卵石,两部黄包车交会还有点困难。每到梅雨季节,沟里会有不少小毛蟹,杏花等一班伢儿喜欢用棒儿绑了蚯蚓去钩……   花牌楼34号差不多已到了城隍山的半山,劳宅左右两边均是渐次升高的围墙,围墙外的小架路一边通粮道山,一边通四宜亭,后门设在左边围墙处,门牌是小螺蛳山19号。从正门花牌楼34号进去,上三四个台阶就是青石板铺就的斜坡,十多米长,沿途是一溜葡萄棚架,尽头迎面一个石库门,门内才是住宅。三开间两层厅屋,两边厢房,厅堂前是天井,天井里有一口老井。   石库门左面,老墙的尽头,另有一个侧门,门内是一个侧院。园内有两排带廊檐的五开间平房,给劳家拉黄包车的阿毛师傅伢儿多,一家住在后排的平房里,前排是劳鉴劭的儿女居住。平房前是一大天井,围墙外竖有电线杆,电线越墙拉入劳公馆内。由于地处山坡,这里一进一进的房子高低错落。沿台阶上行,靠左边围墙另有一幢不起眼的三开间平屋,原是劳家供奉黄大仙的地方,劳鉴劭一家先是住在前院厅屋楼上,后来据说那厅屋里曾闹鬼,夫妻俩遂搬到侧院供奉黄大仙的这三间平房里。   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城隍山下的秘密电台   话说劳鉴劭在上海持志大学念大学时,他的同桌也是同宿舍的同学叫徐明诚。青年劳鉴劭加入了国民党,他知道徐明诚早就暗中加入了共产党,但两人关系不错,毕业后也一直有些往来。抗日战争开始后,徐明诚进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后还担任该所驻沪办事处主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直接受命于蒋介石,专门收集研究日本及汪伪的情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父亲连震东,1944年曾赴重庆任该所组长。)   1943年某日,上海,老同学徐明诚与劳鉴劭在原持志大学校长何世桢家中相遇。第二天,两人继续约谈,徐明诚向劳鉴劭建议“合作生意”(一起抗日),提出在杭州劳家设点,让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在劳家落脚,也是让这位在汪伪公司做事的老同学“将功折罪”的意思。劳鉴劭一口允承。   翌年春,“泰隆纸行”老板谭崇安带了夫人和儿子来到杭州,作为房客,住进了劳公馆那幢闹鬼的厅屋二楼。离鼓楼百余米远的水师前,有一家“衢州永源皮箱店”,劳鉴劭在皮箱店后楼先后租了两间房子,作为“泰隆纸行”的办事地点。就此,谭崇安等人在劳公馆里设立了一个秘密电台。   劳公馆占地不小,园子里房子蛮多,但住的人却很少,谭崇安小组里的其他成员吴道章等三四个人也住进了劳公馆。那三间平房,外面那间由劳鉴劭夫妇居住,当中辟作吃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