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起始课
——读懂诗家语
教学目标:了解诗家语的特点,提高诗歌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省略、倒装
教学难点:省略、倒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但此题往往十分严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读不懂,读不懂的原因很多,如同学们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古文化常识缺乏、古诗积累不够、人生阅历不足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诗歌的语言特点不够了解。严羽说“诗有别才”,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较其他文学作品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诗歌又讲究音韵和谐。这就决定了诗歌语言具有省略和倒装等特点。本节课我们就借助诗歌的这些特点来提高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认识省略:有人说“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跳舞。”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和精炼性,因而造成了诗家语的省略现象。
古人认为“实字多则意简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于是介词、代词、连词以及各种表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大多成了省略的对象。省略最多的是介词,如“洛城一别四千里”(杜甫)就省略了“自、在、之外”。还有表比喻的关联词也往往省略,如“浮云游子意” “浮云一别后”,“浮云”后面就省略了“如”,可翻译成“游子如浮云” “别后如浮云”。??????? 1、动词也会省略,如在静态物体(名词)后面的动词就往往省略,如“风”“雨”“日”“月”后面常常省略“吹”“下”“晒”“落”,翻译时译成什么动词则要视上下诗句内容而定。表示人与景、人与物的关系或行为的动词也往往省略,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省略还有互文省略,即在上下文中两个事物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一是词的省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略了“迢迢”。二是句子的省略,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在意象并置的诗句中省略往往最多。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做到没有一个“闲”字。李商隐《登乐游原》杜甫《绝句》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赤壁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要欣赏诗,了解“诗家语”的倒装。 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清代郑板桥有赠焦山长老一联:
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杜甫房兵曹胡马古代诗词语言,在精练、节奏、押韵、平仄等方面,要比现代诗歌严格得多。尤其是律诗、绝句和词,每篇几句,每句几个字,每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哪几句押韵,哪几句对仗,都有严格的规定。古代诗词语言上的这些特点以及古诗词特有的形象性、抒情性,就决定着古诗词在遣词、构句、修辞等方面,大大有别于其它文体的语言。也就是说,古诗同的字词语句,不能根据寻常语法、寻常逻辑去理解、阐释。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尤其是古诗词语言更是凝练有加,真可谓一字千金。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一、了解古诗词言特点1.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律诗、绝句、词、曲这些古诗体裁,有固定的形式,这些形式促使诗人必须利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古诗语言往往“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特点,凝练而含蓄,言尽而意无穷。具体表现有两方面:(1)讲究“准确传神”。古代“诗话”中流传着许多关于诗人炼字的佳话趣闻。众所周知的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就是“炼字”的典范,“准确传神”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2)讲究跳跃和留白。古诗词为达到凝神精练,往往会省略一些可省可无的词语,造成诗句上的跳跃或戛然而上,留下空白,而这些跳跃,空白之处往往是诗意所在。诗味所在,读者需借助想象和联想方能完成对诗句的解读,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BT 339-2025 北方地区 绿色食品设施莴笋生产操作规程.pdf VIP
-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附2023年教材变动内容).doc VIP
- 旅游概论-旅游者.pptx VIP
- 亚龙156A电气安装-电气培训PPT(项目二).ppt VIP
- 【公开版】《2023年美年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VIP
- 《枫桥夜泊》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docx VIP
- 大类资产配置新框架,比特币和黄金:新旧时代的“代货币”.pdf VIP
- 2025年冰雪旅游行业投资回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