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 北京猿人生活在约77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 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 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过去的考古方法得到北京猿人生活在四五十万年前,到现在采用铝埋藏测年法测出生活在77万年前,从而得出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测具有局限性、不同考古结论还要不断接受考古实践的再检验,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的说法违背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考古结论只有一个,不能因实践手段的不同而不同,故③也不正确。 答案:D 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分析和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反对机械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3. (2010·安徽高考)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 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 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 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90%;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 “低碳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探究能力。注意限定角度为“实践的观点”。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探究主题,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 [考查点一 实践决定认识] [例1] (2011·浙江高考)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人们通过考古遗物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而对整个历史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整体对部分的重要作用,故②不选;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故④不选。 [答案] C [考查点二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例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围绕“三农”的改革不断深化。先是应对“三农”问题,接着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在致力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说明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